时间: 2025-04-26 09:56: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56:57
谒金门
作者:史承谦 〔清代〕
离恨织。翻悔似曾相识。
杨柳湾头无消息。
惊鸿飞去急。望断绿窗无色。
空忆新来眠食。愁对一栏花影侧。
春归归也得。
全诗翻译:
离别的愁苦如同细丝般编织,回想起来却似曾相识。
在杨柳湾头却没有任何音信。
那只惊飞的鸿雁飞得很急,望着绿窗却已无色。
徒然回忆起刚来时的饮食起居,愁苦地看着花影斜侧。
春天虽然回来了,但我却无法再获得。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史承谦,清代诗人,生卒年不详,擅长词作,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尤其在离别和愁苦主题上有独特的表现。
创作背景:
《谒金门》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和人心惶惶的时期,诗人通过个人的情感体验,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和思念,反映了当时人们内心的孤独与愁苦。
《谒金门》是史承谦的一首抒情诗,整体上流露出浓厚的离愁别绪。首句“离恨织”开篇就将情感的复杂性展现出来,离别的痛苦如同丝线般缠绕,令人难以解脱。接下来的“翻悔似曾相识”则引入了对往昔的追忆,使得离愁更加深重。
“杨柳湾头无消息”中,杨柳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柔情,而“无消息”则是对离去者的无尽思念,形成鲜明对比。诗中提到的“惊鸿飞去急”,不仅形象生动地描绘出离别的急促,也暗含了对美好事物迅速逝去的惋惜。
接下来的“望断绿窗无色”,诗人仿佛在窗前徘徊,绿窗外的春色却因思念而显得苍白无力,失去了生机。诗人通过“空忆新来眠食”表达了对日常生活的无奈与无趣,愁苦的情绪不断加深。最后的“春归归也得”则是一种无奈的感慨,虽然春天来临,但心中却始终无法释怀。
整首诗运用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出诗人对离别的深切感受,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思考空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主要表达了离别带来的愁苦和对往昔的追忆,展现了人生的无奈与孤独,反映了诗人在离愁中的情感挣扎。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惊鸿”象征什么?
填空题:诗中“愁对一栏_影侧”中缺失的词是__。
判断题:诗中“春归归也得”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 (对/错)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