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1 05:23: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1 05:23:58
春城乞食还,高论此中闲。僧腊阶前树,禅心江上山。疏帘看雪卷,深户映花关。晚送门人出,钟声杳霭间。
在春天的城市乞求食物后,我在这里闲谈。寺院的僧人正在阶前种树,禅意在江边的山上涌动。隔着稀疏的帘子看雪花飘舞,深深的门口映出花朵的影子。傍晚时分送走门人,钟声在雾霭之中隐约传来。
此诗并未直接引用典故,但“禅心”可理解为佛教中对内心平静和智慧的追求,反映了作者对禅宗思想的认同。
韩翃,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以诗作见长,尤以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著称,风格清新脱俗。
这首诗写于春天,诗人游览荐福寺,表现了他在寺院中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题荐福寺衡岳暕师房》是一首兼具自然景色与哲理思考的诗作。诗人在春天的城市游荡,感受到生活的无常与禅宗的宁静。开头的“春城乞食还”表明了诗人对生活的随性态度,流露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接着“高论此中闲”则体现了与僧人交流中的深邃思想,带有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
诗中“僧腊阶前树,禅心江上山”两句描绘出寺院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树木与山水的交融使人感受到一种静谧的禅意。接下来“疏帘看雪卷,深户映花关”展现了窗外的风景,雪花与花影的对比,增加了诗的层次感与视觉美感。
最后“晚送门人出,钟声杳霭间”则以钟声结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给人以深刻的思考。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色与人的活动交织,体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既有对现实的观察,也有对内心的反思,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哲理深度。
全诗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思索与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禅宗的思想与诗人对朴素生活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乞食”主要表现了什么态度?
诗中“禅心江上山”中的“禅心”体现了什么?
“晚送门人出”中的“门人”代表什么?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的内心感受,体现了宁静的生活态度;而杜甫的《春望》则更多地反映了社会动荡中的无奈与渴望,两者的情感基调和主题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