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8 20:34: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20:34:40
同中书刘舍人题青龙上房
作者: 韩翃 〔唐代〕
西掖归来后,东林静者期。
远峰春雪里,寒竹暮天时。
笑说金人偈,闲听宝月诗。
更怜茶兴在,好出下方迟。
在西掖归来之后,期盼与东林的静者相见。
远处的山峰在春雪的笼罩下,寒竹在傍晚的天空中显得格外清冷。
我与朋友开心地谈论金人的偈语,闲暇时听听宝月的诗篇。
更让我怜惜的是茶兴正浓,想要出门却又显得有些迟缓。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韩翃,字干之,号少华,唐代诗人,主要活动于盛唐时期。他的诗歌以清新脱俗著称,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政治纷争的背景下,诗人寄情于自然,向往平静的隐逸生活,表达了对友人和高雅生活的追求。
此诗通过描绘春雪、寒竹等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然。首句中的“西掖归来后”直接点明了诗人经历的转变,从繁杂的官场回归静谧的自然生活,形成鲜明对比。在“东林静者期”中,静者不仅是友人,更是诗人向往的那种生活态度。接下来的描写“远峰春雪里,寒竹暮天时”则勾勒出一幅清冷而美丽的景象,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和深切感受。
最后两句则引入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情感,笑谈金人偈和闲听宝月诗,不仅表现了诗人悠闲的生活状态,也折射出他对文化和友谊的重视。整首诗在清新的自然意象中,渗透着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友谊的珍视,情感细腻,意境深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一种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对友谊及文化的珍视,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理想与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希望与谁相聚?
A. 东林的隐士
B. 西掖的官员
C. 远方的朋友
诗中提到的“寒竹”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A. 温暖
B. 冷清
C. 热闹
诗中描写的“远峰春雪”象征着什么?
A. 纷扰
B. 清新
C. 伤感
答案: 1. A 2. B 3.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韩翃的《同中书刘舍人题青龙上房》与王维的《鹿柴》都呈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追求宁静的情感,但韩翃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文化的内涵,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内心的宁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