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40: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40:20
洞壑秋高客思飞,十年今得款荆扉。
亭开翠壁孤难并,径绕芳林静可依。
海上霞蒸翻过雁,城头砧动隐斜晖。
相逢且就黄花醉,谁更缁尘点素衣。
秋天的山谷高远,客人的思绪飞扬,
十年后我终于来到这荆州的山门。
亭子在翠绿的山壁旁独自矗立,
小路环绕着芳香的树林,静谧而可依。
海上的霞光蒸腾,雁群翻飞而过,
城头的砧声隐约传来,斜晖映照。
相逢之际,且在黄花下痛饮一杯,
谁还会在乎尘世的纷扰,沾染素衣?
谢与思,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风格清新自然。
此诗创作于九月九日重阳节,诗人游览黄叔化的鸣山洞,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游览鸣山洞的情景,抒发了浓厚的游思与对友人的思念。前两句通过描写秋天的山谷,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飞扬的思绪,暗示了他对人生的感慨与对友谊的珍视。诗中“亭开翠壁孤难并”一句,意在表现亭子与山体的相对孤独,既有孤独之感,又透出了自然的美感。
接着,诗人通过“海上霞蒸翻过雁,城头砧动隐斜晖”两句,展现了更广阔的自然图景,海上霞光与飞雁相映成趣,而城头的砧声则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气息,构建出一个生动且富有层次的画面。最后的“相逢且就黄花醉”则是对重阳节的呼应,诗人表达了与友人共饮的欢乐,流露出对世俗烦恼的淡然,强调了人际关系的珍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表达了一种超脱于尘世的闲适与洒脱。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表现了一种宁静而洒脱的生活哲学。
诗中“十年今得款荆扉”意指什么?
诗中的“黄花”象征着什么?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以山水为题,表达了宁静的生活与自然的和谐,而谢与思的《九日饮黄叔化鸣山洞》则更加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两者的风格各有千秋,皆体现了明代诗人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