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九日登南台 其二》

时间: 2025-05-12 20:19:35

诗句

殷勤饷酒山中客,独酌遥知懒独登。

一片閒云如可爱,清时谁曰味无能。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20:19:35

原文展示:

九日登南台 其二
作者: 韩淲 〔宋代〕

殷勤饷酒山中客,
独酌遥知懒独登。
一片閒云如可爱,
清时谁曰味无能。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热情款待的感激,虽然自己独酌,但仍能感受到对方的关怀。诗中描绘了一片悠闲的云彩,令人爱怜,在清明的时节,谁又能说这种宁静的享受没有滋味呢?

注释:

  • 殷勤:热情周到。
  • 饷酒:款待酒水。
  • 山中客:指在山中游玩的朋友。
  • 独酌:独自饮酒。
  • 遥知:远远地知道。
  • :懒散、懒得。
  • 一片閒云:一朵悠闲的云彩。
  • 清时:清明的时节。
  • 味无能:没有滋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韩淲,字仲韫,号止庵,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以清雅而富有哲理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往往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重阳节,诗人在山中游玩,体味着独处的闲适与友人间的深厚情谊,反映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友情的重视。

诗歌鉴赏:

《九日登南台 其二》是一首极具人情味和自然情怀的诗。诗人在重阳节登山,虽然是独自饮酒,却能感受到友人的热情款待。这种对友人情谊的感念,表现出一种深刻的孤独感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提到的“一片閒云”,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象征着诗人在此时此刻的心境。云彩的闲适与清明的时节相得益彰,让人感受到一种与世无争的洒脱。最后一句“清时谁曰味无能”则是对生活的感悟,认为即使在独处的时光中,也能体会到一种独特的滋味。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重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具有深厚的哲理性。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殷勤饷酒山中客:诗人感受到朋友的热情招待,尽管自己独自饮酒,仍能体会到这种关心。
    • 独酌遥知懒独登:独自饮酒,但心中明白这种孤独的享受。
    • 一片閒云如可爱:描绘了悠闲的云彩,带有一种对自然的喜爱。
    • 清时谁曰味无能:在清明的时节,享受这样的宁静,谁能说没有滋味呢?
  •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一片閒云”),通过自然意象表现情感,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

  •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和友谊的珍视,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到理解和感悟。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象征友谊和聚会。
    • :代表高远和超脱。
    • :象征自由和闲适。
    • 清时:指清明的时节,象征美好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山中客”指的是?
    A. 诗人自己
    B. 朋友
    C. 自然
    D. 酒

  2. 填空题:诗的最后一句“清时谁曰____无能”中空格应填什么词?

  3. 判断题: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独处的无奈。对还是错?

答案

  1.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表现独酌的情景。
  • 杜甫的《登高》:描绘登高望远的情景。

诗词对比
比较韩淲的《九日登南台 其二》和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都表达了独自饮酒的情感,但李白更关注的是酒中诗意和人生哲理,而韩淲则更侧重于自然景色与友人情谊的交融。两者在情感表达和意象使用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诗风与境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

相关查询

念奴娇(题锺山楼) 念奴娇(初见海棠花) 念奴娇·鸟儿问答 念奴娇·我来牛渚 念奴娇·昆仑 念奴娇·雪霁夜月中登楼望贺兰山作 念奴娇·天南地北 西江月 六月二十日初暑书事 西江月(十一月初六日夜偶成) 西江月·银烛晓催春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受生 神区鬼奥 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文武皇皇 漠然置之 龠字旁的字 耒字旁的字 自字旁的字 包含任的成语 三框儿的字 背地厮说 磕牙料嘴 同仁一视 函谷塞 包含喘的成语 黜陟幽明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别具手眼 儿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