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01:58: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01:58:02
一落索 郴县道中
作者:杨玉衔
终古郴江东去。郴山长住。住岂无情去有情,同隔潇湘浦。况值黄昏梦雨。玉京人苦。峰能回雁不回郎,郎今夕知何处。
这首诗描绘了郴江的悠长流逝,郴山静静矗立。山水之间似乎没有情感的隔阂,却又因距离而产生了相思。尤其在黄昏时分,梦中似乎有细雨飘洒,令人感到忧苦。山峰能否召回孤雁,却无法带回我的爱人,此时此刻,我的爱人又在何处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杨玉衔,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深刻观察和对人情的细腻描写。其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旅途中,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爱人的思念情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离别频繁的情况。
《一落索 郴县道中》是一首抒情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诗的开篇“终古郴江东去”,用一种永恒的视角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与空间的距离,营造出一种苍凉的氛围。郴山的“长住”与江水的“东去”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无情与不变。
在诗中,诗人通过“同隔潇湘浦”的描绘,传递出一种无奈的思念,仿佛隔着水乡的彼岸,既有对美好景色的赞美,又有对爱情的无奈。在“况值黄昏梦雨”中,黄昏的意象不仅渲染了氛围,还引发了对旧时光的追忆,梦境中的细雨更是增添了一层情感的深度,使得离愁别绪愈加浓烈。
最后两句“峰能回雁不回郎,郎今夕知何处”直抒胸臆,表达了对爱人无尽的思念与忧虑。这种情感的抒发,使整首诗充满了无奈与惆怅,展示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与对感情的渴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思念、离别与孤独的主题展开,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深邃的情感,表现出对故乡与爱人的眷恋。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该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诗中提到的“潇湘浦”代表什么?
诗中“峰能回雁不回郎”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一落索 郴县道中》和《静夜思》,两者都表现了对故乡和爱人的思念,但前者通过山水意象更加侧重于旅途中的孤独感,而后者则通过月夜的静谧传达了对家庭的深切思念。
推荐书目:
以上书籍均可为学习古诗词提供更多的背景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