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5:25: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5:25:02
眉共远山争秀。可怜长皱。莫将清泪湿花枝,怕花也和人瘦。萧瑟秋风望久。郎书无有。欲知日日倚栏愁,但问取楼前柳。
这眉目与远山一样秀美,令人怜惜的是那皱纹却常常挂着。不要用泪水打湿花枝,怕花也会因为忧愁而憔悴。秋风萧瑟,望着远方已经很久了。你的书信却没有音讯。如果想知道我每天倚着栏杆的愁苦,就去问问楼前的柳树吧。
作者介绍: 陈滟是清代的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风清新婉约,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女性的情感与生活。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秋季,正值愁思最深之时,诗人借用秋天的景象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对恋人的思念,反映当时社会风气与女性的情感困境。
《一落索 秋闺》展现了深刻的情感和细腻的观察。诗开篇用“眉共远山争秀”描绘了女子的美丽,鲜明地呈现出一种自然与人相融合的和谐美。接着,诗人用“可怜长皱”一语,瞬间转向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增添了情感的厚度。这种对美的追求与对失去的惋惜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复杂的情感状态。
“莫将清泪湿花枝”则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保护欲,诗人担心自己的悲伤会影响到周围的美景,这不仅是对自己情感的自省,也是对生活美好的珍视。随着“萧瑟秋风”的描写,诗人情感的孤独感愈发明显,失去联系的恋人更是加强了这种孤独与无助感。
最后的“欲知日日倚栏愁,但问取楼前柳”,将情感的寄托转向自然,柳树成为了她思念的见证者,进一步强化了诗的意象。整首诗在描绘秋天景象的同时,也深刻揭示了人内心的情感世界,体现了清代女性在爱情与孤独间的挣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思念与无奈,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反映出女性在情感困境中的柔弱与坚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远山”象征什么?
“莫将清泪湿花枝”意在表达什么?
诗中提到的“楼前柳”有什么象征意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一落索 秋闺》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在主题上均表现了女性对爱情的思念与孤独,但李清照的作品更为直接和强烈,而陈滟的诗则更为细腻与含蓄,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