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15:04: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15:04:24
后庭宴
作者: 冒广生 〔清代〕
山意催寒,云容做暝。
荒凉一幅江天景。
蘋洲渔唱寂无人,
凭谁唤取眠鸥醒。
可怜露重风多,
落尽梧桐疏影。
定应今夜,冷到鸬鹚顶。
待不赋悲秋,奈秋来信紧。
这首诗描写了寒意渐浓的山景和夜幕降临的天空,展现出一幅荒凉的江天景象。蘋洲上的渔歌在寂静中回荡,没人来唤醒沉睡的鸥鸟。可怜的是夜露沉重,风也多,梧桐树的影子已经稀疏。今晚的寒意定然会冷到鸬鹚的顶上。即使不想写悲秋之词,但秋天的到来却已近在咫尺。
作者介绍:冒广生,清代诗人,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其作品常常反映自然景观与人的情感,具有独特的个性与风格。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秋冬交替时节,诗人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内心的感受,表达对时光流逝和季节更替的感慨。
这首《后庭宴》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自然景色与人内心的微妙关系。开篇以“山意催寒,云容做暝”引出季节的变化,描绘出一幅寒冷、苍茫的画面。诗中的“荒凉”二字,瞬间拉近了读者与孤寂的氛围,令人感受到一种孤独的情感。
“蘋洲渔唱寂无人,凭谁唤取眠鸥醒。”这一句更是将寂静与孤独推向高潮,渔歌的回响在空旷的水面上显得格外苍凉。而后面的“可怜露重风多,落尽梧桐疏影”则运用自然的景象来映射心境,露重、风多,带给人一种无尽的悲凉感。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忧伤的,尤其在最后两句“定应今夜,冷到鸬鹚顶”,更是将寒意与孤独感推向极致。诗人即使不愿意表达悲秋之情,但秋天的逼近让人无可避免地感受到这一切。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也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在面对时间流逝时的无奈与伤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孤独的感慨。秋天的到来,意味着生命的更替与离别,诗人试图在这一自然变化中寻找内心的平静,却又无法抗拒秋天的悲凉。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山意催寒”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A. 温暖
B. 寒冷
C. 快乐
“蘋洲渔唱寂无人”中的“无人”指的是?
A. 所有人
B. 没有人
C. 只有诗人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爱情
B. 季节更替与孤独
C. 友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