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8:21: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21:56
老我毡青,磨人墨黑。
映来衰鬓无情白。
打包行脚倚朱门,
饥驱聊乞泉明食。
主人有意听歌,
爱汝歌声金石。
先生酒食,
算异残羹炙。
莫道砚田安,
来年非暖席。
我年老时仍穿着青色的毡衣,
脸色却因磨练变得如墨般黑。
映照出我已衰老的白发无情地显露。
我打包行脚倚靠在朱红色的门前,
饥饿驱使我向泉水乞求食物。
主人有心想听歌,
喜爱你那歌声如金石般动听。
可怜的食物,
不过是残羹冷炙。
不要说砚田安逸,
明年恐怕暖席也难再有。
作者介绍:
杨玉衔,清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对社会生活的关注而闻名。他的诗歌常常关注底层人民的生活和感情,语言简练而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乞讨者的悲惨生活与对美好音乐的追求。诗人将个人的生活境遇与对艺术的热爱结合起来,表现出一种深沉的感慨。
这首诗以老人的视角出发,描绘了他在生活艰辛与艺术追求之间的挣扎。通过“老我毡青,磨人墨黑”开篇,诗人直接揭示了自己的困境,乞讨的生活让他身心俱疲,面容憔悴。接下来的“打包行脚倚朱门”,则进一步展现了他虽身处朱门之下却无力进入的无奈与悲哀。
在对主人有意听歌的描写中,诗人并没有完全沉浸于音乐的享受,而是通过“可怜的酒食,算异残羹炙”表达对物质匮乏的无奈。即便如此,音乐的美好依然令人向往,而这也正是生活中唯一的慰藉。最后一句“莫道砚田安,来年非暖席”则暗示未来的不可预知,人生如梦,温暖的日子似乎遥不可及。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对立,表现了艺术与生存之间的矛盾,展现了人们在困境中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深刻而富有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作者个人的遭遇,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困境的感慨,塑造了一个深思熟虑而富有哲理的形象。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老我毡青,磨人墨黑”表达了什么情感?
朱门在诗中象征什么?
“莫道砚田安”意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