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07:11: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07:11:21
老作同安守,蹇足信所便。胸中无水镜,敢当吏部铨。恨此虚名在,未脱世纠缠。梦作白鸥去,江南水如天。
我已年老,担任同安的守官,行动不便,只能依赖于自己的信念。心中没有明镜,怎敢去应对吏部的考核?我恨这虚名仍然缠绕在身,未能摆脱世俗的牵绊。梦中化作白鸥飞去,江南的水面如同天空一样广阔。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涪翁,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文学风格清新脱俗,善于用意象表达情感。他的诗多取材于自然,情感真挚,个性鲜明。
这首诗是黄庭坚在外任期间所作,表达了他对仕途的无奈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他在官场的经历使他感到压抑,诗中流露出对现实的反思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老年生活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失望与对自由的向往。诗人以“老作同安守”开篇,勾勒出自己年迈而不得志的形象,接着通过“蹇足信所便”传达出行动不便的无奈与对信念的依赖。诗中“胸中无水镜”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心中缺乏清明自省的状态,反映了他对自身处境的困惑与不安。
随着诗句的发展,诗人对“虚名”的恨意渐显,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厌倦,认为这些名声只是束缚自己的枷锁。最后,诗人以“梦作白鸥去”来幻想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渴望摆脱现实的束缚,飞向自由的天地,描绘了江南的水面如同天空般辽阔的美景,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由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境遇的反思,表达了对官场虚名的厌倦和对自由理想生活的渴望,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挣扎。诗人希望通过梦境逃离现实的束缚,追求更为广阔的生活空间。
黄庭坚在诗中提到的“虚名”指的是什么?
A. 实际成就
B. 空有的名声
C. 梦想
诗中所描绘的“梦作白鸥去”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现实的满足
B. 对自由的渴望
C. 对官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