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1:12: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1:12:58
原文展示:
无等巌 周朴 〔唐代〕 建造上方藤影里,高僧往往似天台。 不知名树檐前长,曾问道人岩下来。
白话文翻译:
在藤影斑驳的上方建造,高僧们常常像是来自天台。 不知名的树木在屋檐前生长,曾经有道人从岩下前来问道。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朴,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风格清新自然,多描写山水景物和佛教文化。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静的佛教修行场所,通过自然景物和高僧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向往和对修行生活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幽静的佛教修行环境。首句“建造上方藤影里”,通过“上方”和“藤影”两个意象,营造出一种高远而幽静的氛围。次句“高僧往往似天台”,用“高僧”和“天台”两个词,表达了诗人对高僧修行境界的向往。后两句“不知名树檐前长,曾问道人岩下来”,通过“不知名树”和“问道人”两个意象,进一步强化了诗中的佛教文化氛围,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文的深刻感悟。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简练,是一首典型的唐代山水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佛教文化的向往和对修行生活的赞美。通过描绘幽静的自然环境和修行高僧的形象,诗人表达了对精神追求的向往和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天台”指的是什么? A. 佛教圣地 B. 普通山峰 C. 城市名称 D. 河流名称
诗中的“问道人”是指什么? A. 寻求佛理的道人 B. 普通的行人 C. 官员 D. 商人
诗中的“不知名树”象征什么? A. 自然和生命力 B. 知名树木 C. 无生命的物体 D. 人工建筑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