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秋夕》

时间: 2025-04-26 10:32:08

诗句

日往无复见,秋堂暮仍学。

玄发不知白,晓人寒铜觉。

为材未离群,有玉犹在璞。

谁把碧桐枝,刻作云门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32:08

原文展示: 秋夕 聂夷中 〔唐代〕 日往无复见,秋堂暮仍学。 玄发不知白,晓人寒铜觉。 为材未离群,有玉犹在璞。 谁把碧桐枝,刻作云门乐。

白话文翻译: 太阳落山后不再相见,秋天的傍晚依然在学堂学习。 黑发不知何时已变白,清晨的人感到铜镜中的自己寒冷。 作为材料还未脱离群体,有玉石仍在璞中。 谁用碧桐枝雕刻,制作出云门乐曲。

注释:

  • 玄发:黑发。
  • 晓人:清晨的人。
  • 寒铜:指铜镜,因清晨铜镜反射的光线给人以寒冷之感。
  • 璞:未经雕琢的玉石。
  • 碧桐枝:指青翠的桐树枝。
  • 云门乐:古代的一种音乐,相传为黄帝时期的乐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聂夷中是唐代诗人,其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风格质朴,语言简练。此诗可能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学问的执着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一个秋天的傍晚,诗人感叹时光的流逝,同时表达了对学问的坚持和对未来的期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夕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慨和对学问的执着追求。诗中“日往无复见”一句,直接抒发了对逝去时光的无奈和惋惜。“玄发不知白,晓人寒铜觉”则进一步通过清晨铜镜中的自我映照,暗示了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变迁。后两句“为材未离群,有玉犹在璞”和“谁把碧桐枝,刻作云门乐”则寄寓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表达了即使在困境中也要坚持追求理想的精神。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日往无复见,秋堂暮仍学”:太阳落山后不再相见,表达了时光的不可逆转,同时“秋堂暮仍学”显示了诗人对学问的坚持。
  2. “玄发不知白,晓人寒铜觉”:黑发不知何时已变白,清晨的人感到铜镜中的自己寒冷,反映了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变迁。
  3. “为材未离群,有玉犹在璞”:作为材料还未脱离群体,有玉石仍在璞中,比喻自己还未被发现和赏识。
  4. “谁把碧桐枝,刻作云门乐”:谁用碧桐枝雕刻,制作出云门乐曲,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未来的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有玉犹在璞”比喻自己还未被发现和赏识。
  • 拟人:“晓人寒铜觉”将铜镜拟人化,增强了诗句的生动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时光流逝与学问追求。诗人通过对秋夕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同时也寄寓了对未来的希望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意象分析:

  • 日往:象征时光的流逝。
  • 秋堂:象征学问的场所。
  • 玄发:象征青春的流逝。
  • 寒铜:象征岁月的无情。
  • 璞:象征未被发现和赏识的才华。
  • 碧桐枝:象征美好和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玄发不知白”中的“玄发”指的是什么? A. 白发 B. 黑发
  2. “有玉犹在璞”中的“璞”指的是什么? A. 雕琢过的玉石 B. 未经雕琢的玉石
  3. “谁把碧桐枝,刻作云门乐”中的“云门乐”是什么? A. 一种古代音乐 B. 一种乐器

答案: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聂夷中的其他诗作,如《咏田家》等,以了解其风格和主题。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杜甫的《秋夕》进行对比,分析两位诗人在表达秋夕景象和情感上的异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全唐诗》、《聂夷中诗集》等。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夜泊巴陵诗 别席中兵诗 别刘孝先诗 赠王僧辩诗 采莲曲 送人 叙怀 送爱吾周先生赴馆泾里 子夜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样币 示字旁的字 有问必答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挑得篮里便是菜 木料 仪宇 见字旁的字 夕字旁的字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鸾镳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狂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作嫁衣裳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目字旁的字 含荼茹毒 禾字旁的字 承溜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