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10:04: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10:04:19
夜泊巴陵诗
作者: 朱超 〔南北朝〕
月夜三江静,云雾四边收。
淤泥不通挽,寒浦劣容舟。
回风折长草,轻冰断细流。
古村空列树,荒戍久无楼。
在月夜中,三江水面静谧无声,周围的云雾也逐渐散去。
河道因淤泥而无法通行,寒冷的水面使得船只显得格外狼狈。
微风吹来,长草被折断,轻冰阻断了细流。
古老的村庄里空荡荡地矗立着树木,荒凉的哨所久无楼阁。
朱超,南北朝时期的诗人,生平不详,现存诗作稀少。其诗风以清新自然著称,善于描绘山水和人文景观,常表达对自然的深刻感受。
《夜泊巴陵诗》作于诗人夜宿巴陵之际,正值月夜,反映了诗人在自然景观中产生的思考与感受。巴陵位于今湖南岳阳一带,是长江的重要水域,历史上有众多文人墨客在此留下诗篇。
《夜泊巴陵诗》以月夜的宁静和周围环境的荒凉形成鲜明对比,渗透出一种孤独和惆怅的气息。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在静谧的夜晚独自面对自然的复杂情感。开篇的“月夜三江静”便让人感受到水面的宁静,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环境的恶劣逐渐显露出来,“淤泥不通挽,寒浦劣容舟”让人感受到诗人面临的困境,舟船在寒冷的水面上显得无所适从,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无奈。
接下来的“回风折长草,轻冰断细流”则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中的微妙变化,轻风与冰面相互作用,象征着诗人与自然的抗争与和谐共处。这种描写不仅仅是对景物的刻画,更是情感的寄托,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
最后两句“古村空列树,荒戍久无楼”则将诗的意境推向高潮,古老的村庄和荒凉的哨所暗示着历史的沧桑与人事的无常。整体来看,诗歌在清新自然的外表下,蕴含着深邃的哲理与人文关怀,引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江河与周围环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感受、对孤独的思考以及对过往人事的感慨。诗中的宁静与荒凉交织,呈现出一种对历史与生命的哲思,蕴含着深厚的人文情怀。
诗中提到的“寒浦”最能表达哪种情感? a) 温暖 b) 孤独 c) 欢乐
“回风折长草”中的“回风”指的是什么? a) 顺风 b) 逆风 c) 平风
诗中提到的“古村”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a) 繁华 b) 荒凉 c) 喧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