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奉和登百花亭怀荆楚诗》

时间: 2025-07-27 10:56:22

诗句

亭高登望极,春心远近同。

莫恨荆台隐,云行不碍空。

柳色浮新翠,兰心带浅红。

若因鹏举便,重上龙门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0:56:22

原文展示:

亭高登望极,春心远近同。
莫恨荆台隐,云行不碍空。
柳色浮新翠,兰心带浅红。
若因鹏举便,重上龙门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高亭上远望的情景,春天的心情无论远近都相同。不要怨恨荆台的隐秘,因为云彩的流动并不妨碍空中的广阔。柳树的颜色浮现出新的翠绿,兰花的心中带着淡淡的红色。如果能像鹏鸟那样高飞,便可再次登上龙门。

注释:

  • 亭高:高的亭子,指高处的观景台。
  • 荆台:荆楚地区的代称,隐指遥远的地方。
  • 云行:云彩的移动。
  • 龙门:传说中鲤鱼跃过龙门便可化为龙,象征着飞黄腾达的机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超,南北朝时期的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体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情感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天,诗人登高望远,抒发春日的感慨与希望,反映了对未来的期许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意象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开头两句“亭高登望极,春心远近同”通过高处的视角,展现了诗人心中春天的美好情感,仿佛无论身处何地,春天的心情都是一样的美好。而接下来的“莫恨荆台隐,云行不碍空”则是对现状的淡然,诗人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障碍,强调了心境的开阔与自在。柳色和兰心的描写,传达了春天的生机与柔美,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温柔与细腻。最后一句“若因鹏举便,重上龙门中”则是对未来的憧憬,表达了希望追求更高理想的坚定信念。整首诗在清新之中透着深远的哲理,结合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乐观向上的人生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亭高登望极:诗人在高亭上极目远眺,体现了一种开阔的视野和胸怀。
  2. 春心远近同:不论身在何处,春天的心情是一致的,表现了人们对春天的共同感受。
  3. 莫恨荆台隐:荆楚地区的隐秘,不必去怨恨,暗示了对生活中困难的淡然。
  4. 云行不碍空:云彩虽在移动,却不妨碍天空的辽阔,象征着心境的宽广。
  5. 柳色浮新翠:新绿的柳树,传达了春天的生机。
  6. 兰心带浅红:兰花带着淡淡的红色,代表着温柔和美好。
  7. 若因鹏举便:如果能像鹏鸟那样高飞。
  8. 重上龙门中:再次登上龙门,象征着追求成功和理想的决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心比作无论远近的共鸣,形象化地表达情感。
  • 对仗:如“柳色浮新翠,兰心带浅红”,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龙门象征着成功与飞跃,寓意诗人对理想的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景象的赞美、对理想的向往以及在面对挑战时的从容态度,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高远的理想与追求。
  • 春心:代表春天的情感与希望。
  • 柳色、兰心:自然中生机与美好的象征。
  • 龙门:象征成功与成就的机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荆台”指的是哪个地区? A. 北方
    B. 荆楚
    C. 西南

  2. 诗人希望通过“鹏举”来表达什么? A. 追求爱情
    B. 追求理想与成功
    C. 追求财富

  3. 诗中的“云行不碍空”表明了诗人怎样的心态? A. 消极
    B. 从容
    C. 忧伤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蜀道难》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以登高望远为主题,表达了对壮丽山河的赞美和人生理想的追求;而朱超的诗则更注重内心情感的细腻,展现了个人的情感世界。

参考资料: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南北朝诗人研究》
  • 《古诗词选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闲居 观廉女真葬(女真善隶书,常为内中学士) 听王氏话归州昭君庙 赠弘文杜校书 赠南岳僧 赠友人 过旧游见双鹤怆然有怀 赠潼关不下山僧 赠写御容李长史 失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净结尾的成语 音字旁的字 见字旁的字 包含矿的词语有哪些 求荣卖国 貝字旁的字 巛字旁的字 风影敷衍 包含额的词语有哪些 毫不相干 匠心独妙 食盖 烈妇 两足尊 借刀杀人 面面相窥 風字旁的字 金匮石室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