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5:03:23
原文展示
八月木荫薄,十叶三堕枝。
人生过五十,亦已同此时。
朝出东郭门,嘉树郁参差。
暮出西郭门,原草已离披。
南邻好台榭,北邻善歌吹。
荣华忽消歇,四顾令人悲。
生死与荣辱,四者乃常期。
古人耻其名,没世无人知。
无言鬓似霜,勿谓发如丝。
耆年无一善,何殊食乳儿。
白话文翻译
八月里树木的阴影稀薄,十片叶子中有三片已经落下。
人生过了五十岁,也就像这落叶一样。
早晨走出东城门,美丽的树木郁郁葱葱。
傍晚走出西城门,原野上的草已经凋零。
南边的邻居有好台榭,北边的邻居善于歌吹。
荣华富贵忽然间消逝,四周环顾令人悲伤。
生与死,荣与辱,这四者是人生的常态。
古人以无名而耻,死后无人知晓。
默默无言,鬓发如霜,不要说头发如丝。
年老无善行,与吃奶的婴儿有何不同。
注释
- 木荫薄:树木的阴影稀薄。
- 堕枝:落叶。
- 东郭门:东边的城门。
- 嘉树:美丽的树木。
- 郁参差:郁郁葱葱,参差不齐。
- 西郭门:西边的城门。
- 原草:原野上的草。
- 离披:凋零。
- 台榭:高台和楼阁。
- 歌吹:歌唱和吹奏。
- 荣华:荣华富贵。
- 消歇:消逝。
- 四顾:四周环顾。
- 常期:常态。
- 耻其名:以无名而耻。
- 没世:死后。
- 无言:默默无言。
- 鬓似霜:鬓发如霜。
- 发如丝:头发如丝。
- 耆年:老年。
- 食乳儿:吃奶的婴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聂夷中(约837-约884),唐代诗人,字坦之,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他的诗多反映社会现实,语言质朴,风格沉郁。《短歌行》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生变迁,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荣华易逝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当时社会动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荣华的短暂,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聂夷中的《短歌行》通过对八月树木落叶的描绘,隐喻人生的衰老和无常。诗中“朝出东郭门,嘉树郁参差。暮出西郭门,原草已离披。”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凋零。诗人通过对南邻台榭和北邻歌吹的描写,进一步强调了荣华的短暂和人生的无常。最后,诗人以“生死与荣辱,四者乃常期”总结了人生的常态,表达了对人生深刻的洞察和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八月木荫薄,十叶三堕枝:描绘八月树木落叶的景象,隐喻人生的衰老。
- 人生过五十,亦已同此时:将人生的五十岁比作落叶,表达人生的无常。
- 朝出东郭门,嘉树郁参差:早晨走出东城门,看到美丽的树木,形成鲜明对比。
- 暮出西郭门,原草已离披:傍晚走出西城门,看到原野上的草已经凋零,形成鲜明对比。
- 南邻好台榭,北邻善歌吹:南边的邻居有好台榭,北边的邻居善于歌吹,强调荣华的短暂。
- 荣华忽消歇,四顾令人悲:荣华富贵忽然间消逝,四周环顾令人悲伤。
- 生死与荣辱,四者乃常期:总结人生的常态,表达对人生深刻的洞察。
- 古人耻其名,没世无人知:古人以无名而耻,死后无人知晓。
- 无言鬓似霜,勿谓发如丝:默默无言,鬓发如霜,不要说头发如丝。
- 耆年无一善,何殊食乳儿:年老无善行,与吃奶的婴儿有何不同。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的五十岁比作落叶,表达人生的无常。
- 对比:早晨和傍晚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强调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凋零。
- 对仗:“朝出东郭门,嘉树郁参差。暮出西郭门,原草已离披。”形成对仗,增强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荣华的短暂,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木荫薄:树木的阴影稀薄,隐喻人生的衰老。
- 堕枝:落叶,隐喻人生的无常。
- 嘉树:美丽的树木,形成鲜明对比。
- 原草:原野上的草,形成鲜明对比。
- 台榭:高台和楼阁,强调荣华的短暂。
- 歌吹:歌唱和吹奏,强调荣华的短暂。
- 荣华:荣华富贵,忽然间消逝。
- 四顾:四周环顾,令人悲伤。
- 常期:常态,总结人生的常态。
- 耻其名:以无名而耻,死后无人知晓。
- 鬓似霜:鬓发如霜,默默无言。
- 发如丝:头发如丝,不要说头发如丝。
- 耆年:老年,无善行。
- 食乳儿:吃奶的婴儿,与年老无善行形成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八月木荫薄,十叶三堕枝”隐喻了什么?
A. 人生的衰老
B. 自然的美丽
C. 社会的动荡
D. 荣华的短暂
-
诗中“朝出东郭门,嘉树郁参差。暮出西郭门,原草已离披。”形成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对比
C. 对仗
D. 拟人
-
诗中“生死与荣辱,四者乃常期”总结了什么?
A. 人生的常态
B. 自然的规律
C. 社会的变迁
D. 荣华的短暂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表达了人生短暂,应及时行乐的思想。
- 杜甫《登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与聂夷中《短歌行》:两者都表达了人生短暂的思想,但李白强调及时行乐,而聂夷中强调人生的无常和荣华的短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聂夷中的全部诗作。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文学的发展和聂夷中的创作背景。
- 《唐诗鉴赏辞典》:对聂夷中的《短歌行》进行了详细的鉴赏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