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乙卯宿清泉寺》

时间: 2025-07-12 03:49:08

诗句

税舆陟高冈,却立倚天壁。

就舆乱清溪,转石飞霹雳。

十步一沮洳,五步一枳棘。

上方未言返,豁见平土宅。

田家鸡犬归,佛庙檀栾碧。

莲荡落红衣,泉泓数白石。

人如安巢鸟,稍就一枝息。

钟鱼各知时,吾亦自得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03:49:08

原文展示

乙卯宿清泉寺
税舆陟高冈,却立倚天壁。
就舆乱清溪,转石飞霹雳。
十步一沮洳,五步一枳棘。
上方未言返,豁见平土宅。
田家鸡犬归,佛庙檀栾碧。
莲荡落红衣,泉泓数白石。
人如安巢鸟,稍就一枝息。
钟鱼各知时,吾亦自得力。

白话文翻译

在高岗上乘坐车马,靠着天壁而立。
沿着溪流行驶,水石激荡如雷霆。
走十步就会遇到沼泽,走五步则会碰到枳树和荆棘。
前方还未打算返回,便豁然见到平坦的宅院。
田家的鸡犬归来,佛庙旁的檀树和栾树青翠欲滴。
莲花荡漾,落下红衣,泉水澄清,数块白石静卧其中。
人如同安巢的小鸟,稍稍停歇在一根枝头。
钟声和鱼声各自知晓时辰,我也因此感到自得其乐。

注释

  • 税舆:指的是乘坐的车马。
  • 陟高冈:上升到高岗。
  • 倚天壁:依靠在高耸的山壁上。
  • 沮洳:指水洼或泥泞。
  • 枳棘:一种带刺的植物,象征艰难。
  • 平土宅:平坦的房屋。
  • 鸡犬归:指田家鸡犬回到家中,暗示归属与安宁。
  • 莲荡落红衣:莲花的花瓣飘落,形成如红衣般的景象。
  • 泉泓:泉水的清澈深潭。
  • 安巢鸟:比喻人安静地栖息。
  • 钟鱼各知时:钟声和鱼声在特定时刻响起,代表自然的节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涧底,江西吉安人,著名的宋代诗人、书法家。他是中唐以来最具影响力的文人之一,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写山水,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乙卯年,黄庭坚在清泉寺住宿时所作,描写了他在高岗上欣赏自然景色的情景。此时正值人生的成熟期,诗人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满足。

诗歌鉴赏

《乙卯宿清泉寺》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的诗作,诗中展现了黄庭坚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感悟。开篇便以“税舆陟高冈”的画面引入,带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诗人通过对高岗、溪流、沼泽、枳棘等自然景物的细致描写,表达了在自然中游历的乐趣与惬意。

伴随着自然景物,诗人引入了田家鸡犬归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使整首诗充满了生机与温情。尤其是最后两句“人如安巢鸟,稍就一枝息”,将人和自然的关系比作鸟儿栖息,表达了诗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艺术造诣,透过自然景象,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税舆陟高冈:描绘了乘车登高的场景,暗示了对自然的探索。
  2. 却立倚天壁:强调了高耸的山壁,突显了环境的壮丽。
  3. 就舆乱清溪:溪水潺潺,生动地表现出自然的奔腾与活力。
  4. 转石飞霹雳:形容石头在水流中翻滚的声音,传达出一种力量感。
  5. 十步一沮洳:前行的路途艰险,暗示了生活中的困境。
  6. 五步一枳棘:艰难的前行途径,象征着人生的挑战。
  7. 上方未言返:在旅途上,不急于返回,表现出对旅程的热爱。
  8. 豁见平土宅:突然看到一处人居,令人感到温暖与安宁。
  9. 田家鸡犬归:描绘出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10. 佛庙檀栾碧:佛教文化的元素,暗示了精神寄托。
  11. 莲荡落红衣:自然之美,象征着生命的流逝与美好。
  12. 泉泓数白石:清泉与白石,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13. 人如安巢鸟:比喻人找到归属感,生活的安定。
  14. 稍就一枝息:表达了轻松惬意的生活状态。
  15. 钟鱼各知时:自然界的规律,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16. 吾亦自得力:诗人自得其乐,体现内心的满足。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人如安巢鸟”,形象地表达了生活的安定。
  • 拟人:钟声和鱼声被赋予了“知晓时辰”的特性,使自然更具生命力。
  • 对仗:如“十步一沮洳,五步一枳棘”,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自然描写与人文景象的结合,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乡土生活的依恋,以及对内心平和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冈:象征着高远的理想与追求。
  • 清溪:代表自然的纯净与灵动。
  • 鸡犬:象征着家园的温暖与平静。
  • 莲花:象征着美好与纯洁。
  • 白石:代表着自然的真实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十步一沮洳”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旅途的艰难
    • B. 自然的美丽
    • C. 内心的宁静
  2. 诗人用“人如安巢鸟”比喻什么?

    • A. 人的自由
    • B. 生活的安定
    • C. 生活的孤独
  3. 诗中提到的“钟鱼各知时”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 A. 自然与人类的关系
    • B. 人的孤独
    • C. 生活的忙碌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描写山水之美,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
  • 李白《庐山谣》: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诗词对比

  • 黄庭坚与王维:黄庭坚的诗更注重生活的细节,王维则偏向于意境的营造。在意象上,两者都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但表现手法略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黄庭坚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

相关查询

韩信 移松皆死 次韵唐公三首其三——旅思 偶书 胡笳十八拍十八首010 菩萨蛮·数间茅屋闲临水 移桃花示俞秀老 寄吴氏女子 两生 出郊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首足异处 盲风 文武兼资 断断继继 洋芋 采字头的字 艰难险阻 母字旁的字 包含暑的词语有哪些 源头活水 文字旁的字 说结尾的成语 人口增长率 包含小的成语 日字旁的字 徙家 兀字旁的字 修心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