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12:05: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2:05:40
丰城
作者:黄庭坚〔宋代〕
丰城邑岩岩,水种六万户。
石堤眠长虹,辍棹日沈雾。
令君政有声,新亭延客步。
泪落世父碑,心倾文饶赋。
忆昔两神兵,埋玉思武库。
寒光射汉津,两贤纡一顾。
张公拆中台,木拱孔章墓。
不能从儿嬉,岁晚龙蛇去。
空余寒泉泓,因雨长蛙鲋。
铅刀藏宝室,万世同此度。
丰城的山川高耸,水田养活了六万户人家。
石堤如长虹卧于水面,船只停泊在雾气沉沉的日落时分。
治理国家的君主声名远扬,新亭子迎接宾客漫步。
我在世父的碑前泪流满面,感叹文采丰盈的诗赋。
回想过去的神兵,埋藏着玉器的武库。
寒光照耀着汉津,两位贤者互相顾盼。
张公拆除了中台,木拱结构支撑着孔章的墓。
无法与儿嬉戏,岁末时节龙蛇悠然离去。
空余寒泉清澈,因雨而生的蛙和鲋。
铅刀藏在宝室,万世都将如此度过。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江西丰城人,北宋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的诗风以清新脱俗、豪放洒脱著称。黄庭坚在文学上深受王维、李白等影响。
创作背景: 《丰城》创作于黄庭坚的晚年,表现了他对故乡丰城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历史的追忆与思考。诗中涉及的许多场景和典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个人的经历。
《丰城》是一首充满浓厚乡愁的诗作,透过对丰城自然景观和社会生活的描绘,展现了黄庭坚对故乡的深情眷恋。诗的开头通过描绘丰城的高山和水田,展现出丰城的美丽与富饶,体现出诗人对家乡的自豪感。接着,通过对治理君主的赞美,以及新亭迎客的场景描绘,表现了社会的繁荣与和谐。
诗中流露出对父亲的思念,泪落于碑前,显示出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和对文人生活的感慨。此外,回忆往昔的神兵和历史人物,诗人通过历史的回顾,表达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英雄气概的敬仰。
最后,诗的结尾用铅刀藏宝室的意象,暗示着历史的沉淀与传承,体现出诗人对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黄庭坚作为一位文学大家的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丰城邑岩岩,水种六万户。
描绘丰城的自然环境,表现出丰城的繁荣与富饶。
石堤眠长虹,辍棹日沈雾。
形象地描绘了水面上石堤的景象,渲染出夕阳下的宁静氛围。
令君政有声,新亭延客步。
赞美治理有道的君主,展现出社会的和谐与繁荣。
泪落世父碑,心倾文饶赋。
表达对已故父亲的思念,以及对文人的自豪与感慨。
忆昔两神兵,埋玉思武库。
追忆历史,表现对英勇士兵的怀念。
寒光射汉津,两贤纡一顾。
通过寒光与贤者的互顾,体现出历史的厚重感。
张公拆中台,木拱孔章墓。
描述历史人物张良的贡献,显示出历史的延续。
不能从儿嬉,岁晚龙蛇去。
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亲情的渴望。
空余寒泉泓,因雨长蛙鲋。
描绘自然景象,充满生机。
铅刀藏宝室,万世同此度。
反映出人类历史的沉淀与传承。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故乡的描绘与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和对亲人的思念,同时也反映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展现出浓厚的乡愁与历史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丰城”指的是哪个地方?
诗中“泪落世父碑”的意象表达了什么情感?
“寒光射汉津”描绘的是哪种意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黄庭坚的《丰城》与杜甫的《登高》进行对比,两者均表达了对故乡与历史的思考,但黄庭坚的诗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表现,而杜甫则更强调社会动荡下的忧愤与历史的沉重。两者均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人生哲学。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