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戏赠韩二秀才》

时间: 2025-04-26 00:04:46

诗句

名高折桂方年少,心苦为文命未通。

闻说东堂今有待,飞鸣何处及春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04:46

原文展示:

戏赠韩二秀才 武元衡 〔唐代〕 名高折桂方年少,心苦为文命未通。 闻说东堂今有待,飞鸣何处及春风。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年少时名声就已经很高,如同折桂一般;但内心苦闷,因为文章命运尚未通达。听说东堂现在有所期待,但不知飞鸣之声何时能随春风传扬。

注释:

字词注释:

  • 名高折桂:比喻名声显赫,如同折取月桂树枝一样容易。
  • 心苦为文:指因为文学创作而感到内心苦闷。
  • 命未通:命运尚未通达,指文章未得到应有的认可。
  • 东堂:古代科举考试的地方,这里指期待得到认可的地方。
  • 飞鸣:比喻名声或文章的传播。

典故解析:

  • 折桂:源自《晋书·郤诜传》,郤诜以“桂林之一枝”自喻,后世用“折桂”比喻考试得中或名声显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武元衡,唐代诗人,政治家,曾任宰相。其诗风格清新,多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此诗可能是武元衡对年轻才子的鼓励和期待。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武元衡在与年轻才子韩二的交往中,对其才华的赞赏和对未来发展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名高折桂”和“心苦为文”的对比,展现了年轻才子的双重境遇:一方面名声显赫,另一方面内心苦闷,因为文章尚未得到应有的认可。后两句“闻说东堂今有待,飞鸣何处及春风”则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不确定感,希望韩二的文章能如春风中的飞鸣,传扬开来。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既是对年轻才子的鼓励,也是对其未来发展的美好祝愿。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名高折桂方年少”,通过“折桂”的典故,赞美了韩二年轻时的名声显赫。
  • 第二句“心苦为文命未通”,表达了韩二内心的苦闷,因为文章尚未得到应有的认可。
  • 第三句“闻说东堂今有待”,暗示了韩二的文章有望在东堂(科举考试的地方)得到认可。
  • 第四句“飞鸣何处及春风”,用“飞鸣”比喻文章的传播,希望韩二的文章能如春风中的飞鸣,传扬开来。

修辞手法:

  • 比喻:使用“折桂”比喻名声显赫,“飞鸣”比喻文章的传播。
  • 对比:通过“名高”和“心苦”的对比,展现了年轻才子的双重境遇。

主题思想:

  •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年轻才子的鼓励和期待,希望其文章能得到认可,名声能传扬开来。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折桂:象征名声显赫。
  • 飞鸣:象征文章的传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折桂”比喻什么? A. 考试得中 B. 名声显赫 C. 文学创作 D. 内心苦闷

  2. 诗中的“东堂”指什么? A. 科举考试的地方 B. 文学创作的地方 C. 名声传播的地方 D. 内心苦闷的地方

  3. 诗中的“飞鸣”比喻什么? A. 考试得中 B. 名声显赫 C. 文学创作 D. 文章的传播

答案:

  1. B
  2. A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同样表达了对年轻才子的鼓励和期待。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年轻才子的鼓励,但武元衡的诗更侧重于名声和文章的传播。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武元衡的全部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唐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唐代诗歌的详细鉴赏和解析。

相关查询

曹娥碑 送王毂及第后归江西 古意九首 旅中怀孙路 夜雨 落花 读离骚经 相和歌辞。善哉行 大蜀皇帝寿春节进尧铭舜颂二首。舜颂 山茶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盼的成语 舍结尾的成语 酒阑人散 而字旁的字 审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恶性循环 金浆玉醴 吏禄 米字旁的字 槐卿 馬字旁的字 诡形怪状 手字旁的字 得寸得尺 龍字旁的字 收刀检卦 矾法 叙话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