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闻王仲周所居牡丹花发,因戏赠》

时间: 2025-04-26 00:21:51

诗句

闻说庭花发暮春,长安才子看须频。

花开花落无人见,借问何人是主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21:51

原文展示: 闻说庭花发暮春,长安才子看须频。花开花落无人见,借问何人是主人。

白话文翻译: 听说庭院里的花在暮春时节盛开,长安的才子们频繁地前来观赏。然而花开花落却无人得见,请问谁是这里的主人呢?

注释:

  • 闻说:听说。
  • 庭花:庭院里的花。
  • 暮春:春季的末尾,大约是农历三月。
  • 长安:唐朝的都城,今陕西西安。
  • 才子:有才华的文人。
  • 看须频:频繁地观看。
  • 花开花落:形容花的生命短暂。
  • 借问:请问。
  • 何人:谁。
  • 主人:这里指庭院的主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武元衡(758-815),唐代诗人,字伯苍,河南缑氏(今河南偃师南)人。他是唐德宗贞元年间进士,曾任宰相,后被叛军所杀。武元衡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写景抒情,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武元衡在听说王仲周的庭院里牡丹花盛开时所作。诗中表达了对牡丹花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花开花落无人欣赏的遗憾,以及对庭院主人的好奇。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暮春时节庭院中牡丹花的盛开景象,通过“长安才子看须频”一句,展现了牡丹花的魅力和观赏者的热情。然而,“花开花落无人见”一句,却突然转折,表达了诗人对花开花落无人欣赏的遗憾。最后一句“借问何人是主人”,则透露出诗人对庭院主人的好奇,以及对这种美景背后故事的探寻。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通过对牡丹花的描写,折射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短暂和易逝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闻说庭花发暮春:诗人听说庭院里的花在暮春时节盛开,这里的“庭花”特指牡丹花,暮春时节正是牡丹花盛开的季节。
  2. 长安才子看须频:长安的才子们频繁地前来观赏,这里的“才子”指的是有才华的文人,他们因为牡丹花的美丽而频繁前来观赏。
  3. 花开花落无人见:然而花开花落却无人得见,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花开花落无人欣赏的遗憾。
  4. 借问何人是主人:请问谁是这里的主人,这句话透露出诗人对庭院主人的好奇,以及对这种美景背后故事的探寻。

修辞手法:

  • 借问:这是一种设问的修辞手法,通过提问的方式引起读者的思考。
  • 花开花落:这是一种对仗的修辞手法,通过对比花的盛开和凋落,强调了花的生命短暂。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美好事物短暂和易逝的感慨,以及对背后故事的探寻。诗人通过对牡丹花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无人欣赏的遗憾,以及对庭院主人身份的好奇。

意象分析:

  • 庭花:庭院里的花,特指牡丹花,象征着美丽和富贵。
  • 暮春:春季的末尾,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短暂。
  • 长安才子:有才华的文人,象征着对美的追求和欣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庭花”指的是什么花? A. 梅花 B. 牡丹花 C. 菊花 D. 荷花

  2. 诗中的“长安才子”指的是什么人? A. 有才华的文人 B. 长安的商人 C. 长安的官员 D. 长安的士兵

  3. 诗中的“花开花落无人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遗憾 C. 愤怒 D. 悲伤

答案:

  1. B. 牡丹花
  2. A. 有才华的文人
  3. B. 遗憾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清平调·其三》:这首诗也描写了牡丹花的美丽,与武元衡的诗有相似之处。
  •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六》:这首诗描写了花的美丽和短暂,与武元衡的诗有相似的主题。

诗词对比:

  • 李白《清平调·其三》与武元衡的诗都描写了牡丹花的美丽,但李白的诗更加豪放,而武元衡的诗更加细腻。
  •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六》与武元衡的诗都表达了花的短暂和易逝,但杜甫的诗更加沉郁,而武元衡的诗更加清新。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武元衡的所有诗作,是研究武元衡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这本书详细解析了中国古典诗词的艺术特点和鉴赏方法,对理解武元衡的诗有很大帮助。

相关查询

戍妇 侍赵别驾宴寿乐堂 侍谢立斋小酌湖楼 山中吟 山中吟 山中吟 秋夜游东墅 清风阁 钱塘旅舍 梅梁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门廊 己字旁的字 数墨寻行 木字旁的字 视同陌路 父字头的字 摘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昂然自若 病字头的字 南船北马 貊乡鼠攘 噩噩浑浑 无有 包含輈的词语有哪些 余让 卜字旁的字 披红挂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