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42: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42:02
桥山同轨会,轩后葬衣冠。东海风波变,西陵松柏攒。鼎湖仙已去,金掌露宁乾。万木泉扃月,空怜凫雁寒。
桥山之上,众人齐聚,轩辕黄帝的衣冠被安葬。东海的风波变幻莫测,西陵的松柏茂密丛生。鼎湖的仙人已经离去,金掌上的露水是否还能保持湿润?万木环绕的泉水在月光下显得幽深,只留下凫雁在寒冷中哀鸣。
作者介绍: 武元衡(758-815),唐代诗人,字伯苍,河南缑氏(今河南偃师南)人。他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曾任宰相,诗风清丽,尤擅长五言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武元衡为纪念顺宗至德大圣皇帝(唐顺宗)而作的挽歌词。顺宗在位时间短暂,政治上有所改革,但最终因宦官势力而被迫退位。武元衡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顺宗的哀悼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黄帝葬地的描绘,隐喻了顺宗的逝世和世事的无常。诗中“桥山同轨会”和“轩后葬衣冠”直接指向黄帝的葬礼,象征着顺宗的葬礼。而“东海风波变”和“西陵松柏攒”则进一步以自然景象的变化来比喻政治局势的动荡和历史的变迁。
“鼎湖仙已去,金掌露宁乾”一句,通过仙人离去的意象,表达了顺宗逝世的不可逆转,以及对其生前功绩的怀念。最后两句“万木泉扃月,空怜凫雁寒”则以幽深的自然景象和孤寂的鸟类,抒发了对顺宗逝世的深切哀思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黄帝葬地的描绘,隐喻了顺宗的逝世和世事的无常,表达了对顺宗的哀悼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桥山同轨会”指的是什么? A. 黄帝的葬礼 B. 顺宗的葬礼 C. 众人的聚会 D. 政治会议
“东海风波变”比喻的是什么? A. 自然灾害 B. 政治局势的动荡 C. 经济危机 D. 社会变革
“鼎湖仙已去”中的“仙”指的是谁? A. 黄帝 B. 顺宗 C. 武元衡 D. 其他仙人
答案:1. B 2. B 3. 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