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23: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23:46
原文展示:
中秋夜听歌联句 武元衡 〔唐代〕
此夕来奔月,何时去上天。 崔备云鬟方自照,玉腕更呈鲜。 裴度燕婉人间意,飘飖物外缘。 柳公绰诗裁明月扇,歌索想夫怜。 武元衡暗染荀香久,长随楚梦偏。 卢放会当来彩凤。仿佛逐神仙。 卢士玫
白话文翻译:
在这个中秋之夜,我们仿佛奔向月亮,何时才能真正飞上天呢? 崔备的云鬟正自我照耀,玉腕更显娇嫩。 裴度表达了人间的美好愿望,而飘飖则象征着超脱尘世的缘分。 柳公绰用诗裁剪出明月的扇子,歌声中流露出对爱人的思念。 武元衡暗中染上了荀香,长久地伴随着楚地的梦境。 卢放期待着彩凤的到来,仿佛追逐着神仙的踪迹。 卢士玫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武元衡,唐代诗人,官至宰相,其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这首诗是他在中秋之夜与友人联句所作,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超脱尘世的渴望。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中秋之夜,武元衡与友人崔备、裴度、柳公绰、卢放、卢士玫等人联句所作,通过诗歌表达了对月亮的向往、对人间美好的赞美以及对超脱尘世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中秋之夜为背景,通过联句的形式,展现了诗人及其友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超脱尘世的渴望。诗中“奔月”、“上天”等词语,表达了诗人对高远理想的追求;“云鬟”、“玉腕”等词语,描绘了女子的美丽形象;“燕婉”、“飘飖”等词语,抒发了人间的美好愿望和超脱尘世的缘分。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唐代诗人的高雅情趣和超凡脱俗的精神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及其友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超脱尘世的渴望,展现了唐代诗人的高雅情趣和超凡脱俗的精神追求。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奔月”比喻什么? A. 追求高远的理想 B. 奔向月亮 C. 追求爱情 D. 追求财富 答案:A
“云鬟方自照”中的“云鬟”形容什么? A. 女子头发如云般美丽 B. 云朵 C. 女子的脸庞 D. 女子的衣裳 答案:A
“飘飖物外缘”中的“飘飖”象征什么? A. 超脱尘世 B. 飘动 C. 飘扬 D. 飘逸 答案:A
“荀香久”中的“荀香”指什么? A. 荀子的香气 B. 香料 C. 花香 D. 书香 答案:A
“楚梦偏”中的“楚梦”比喻什么? A. 思乡或怀旧之情 B. 楚地的梦境 C. 楚地的风景 D. 楚地的文化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