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07:14: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07:14:27
原文展示:
途次 武元衡 〔唐代〕 去国策羸马,劳歌行路难。 地崇秦制险,人乐汉恩宽。 御沼澄泉碧,宫梨佛露丹。 鼎成仙驭远,龙化宿云残。 不问三苗宠,谁陪万国欢。 至今松桂色,长助玉楼寒。
白话文翻译:
离开国家,骑着瘦弱的马,唱着劳苦的歌,行路艰难。 地形险峻,如同秦朝的制度;人们享受着汉朝的恩泽,感到宽慰。 皇家池塘的水清澈碧绿,宫中的梨树像被佛露染成了红色。 鼎已炼成,仙人的车驾远去,龙化为宿云,残留在天际。 不关心三苗的宠爱,谁能陪伴万国的欢乐。 至今松树和桂树的颜色,长久地助长了玉楼的寒冷。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武元衡(758-815),唐代诗人,字伯苍,河南缑氏(今河南偃师南)人。他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曾任宰相。武元衡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武元衡在离开国家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国家的眷恋和对未来的忧虑。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他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武元衡在离开国家时的复杂情感。诗中“去国策羸马,劳歌行路难”表达了他在旅途中的艰辛和对国家的眷恋。“地崇秦制险,人乐汉恩宽”则通过对地形和人文的描写,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复杂情感。“御沼澄泉碧,宫梨佛露丹”等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他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对国家的眷恋和对未来的忧虑,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复杂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去国策羸马”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国家的眷恋 B. 对未来的忧虑 C. 旅途的艰辛 D. 对美的追求
“地崇秦制险,人乐汉恩宽”中的“秦制险”和“汉恩宽”分别象征什么? A. 国家的险峻和恩泽 B. 国家的美丽和神圣 C. 国家的超脱和远大 D. 国家的过去和回忆
诗中“御沼澄泉碧,宫梨佛露丹”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