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元和癸巳余领蜀之七年奉诏征还…途经百牢关因题石门洞》

时间: 2025-04-26 03:42:43

诗句

昔佩兵符去,今持相印还。

天光临井络,春物度巴山。

鸟道青冥外,风泉洞壑间。

何惭班定远,辛苦玉门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2:43

原文展示:

元和癸巳余领蜀之七年奉诏征还…途经百牢关因题石门洞 武元衡 〔唐代〕 昔佩兵符去,今持相印还。 天光临井络,春物度巴山。 鸟道青冥外,风泉洞壑间。 何惭班定远,辛苦玉门关。

白话文翻译:

从前我佩戴兵符离开,如今我手持相印归来。 天空的光辉照耀着井络,春天的景物越过了巴山。 鸟儿飞翔在青冥之外,风声和泉水在洞壑间回响。 我有什么愧对班定远的,我在玉门关的辛苦。

注释:

  • 兵符:古代调兵的凭证。
  • 相印:宰相的印章,代指宰相的职位。
  • 井络:指井宿的区域,古人认为井宿主宰蜀地。
  • 巴山:指巴蜀地区的山脉。
  • 鸟道:形容山路险峻,只有鸟能飞过。
  • 青冥:指天空。
  • 班定远:指班超,东汉名将,曾任定远侯,长期在西域征战。
  • 玉门关:古代通往西域的重要关口,班超曾在此驻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武元衡,唐代诗人,政治家,曾任宰相。他在蜀地任职七年,后被召回朝廷。这首诗是他奉诏回京途中经过百牢关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过去军事生涯的回忆和对未来政治生涯的期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武元衡在从蜀地返回朝廷的途中,经过百牢关时所作。诗中回顾了他过去的军事生涯和现在的政治地位,同时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过去经历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身份,展现了武元衡从军事将领到政治家的转变。诗中“天光临井络,春物度巴山”描绘了蜀地的自然美景,而“鸟道青冥外,风泉洞壑间”则表现了旅途的艰险。最后两句通过对班超的提及,表达了自己不畏艰辛,愿意为国家奉献的精神。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武元衡的政治抱负和军事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昔佩兵符去,今持相印还。” —— 对比过去和现在的身份,从军事将领到政治家。
  2. “天光临井络,春物度巴山。” —— 描绘蜀地的自然美景,春天的生机勃勃。
  3. “鸟道青冥外,风泉洞壑间。” —— 表现旅途的艰险,山路的险峻和自然的壮美。
  4. “何惭班定远,辛苦玉门关。” —— 通过对班超的提及,表达自己不畏艰辛,愿意为国家奉献的精神。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昔佩兵符去,今持相印还”展现身份的转变。
  • 拟人:“天光临井络”赋予天光以人的行为,生动描绘自然景象。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昔佩兵符去,今持相印还”,增强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回顾过去,展望未来,表达了对国家忠诚和对个人成就的自豪。通过对比和象征,展现了武元衡的政治抱负和军事情怀。

意象分析:

  • 天光:象征皇恩,国家的光辉。
  • 春物:象征生机和希望。
  • 鸟道:象征旅途的艰险。
  • 风泉:象征自然的壮美和旅途的艰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昔佩兵符去,今持相印还”表达了什么? A. 武元衡的军事生涯 B. 武元衡的政治生涯 C. 武元衡的身份转变 D. 武元衡的旅行经历 答案:C

  2. “天光临井络”中的“天光”象征什么? A. 自然的光辉 B. 皇恩 C. 太阳 D. 月亮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班定远”是指谁? A. 班固 B. 班超 C. 班彪 D. 班昭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更多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同样涉及玉门关,表达了对友人的送别和对边疆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 vs 武元衡的《元和癸巳余领蜀之七年奉诏征还…途经百牢关因题石门洞》:两者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杜甫更多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而武元衡则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过去的回忆。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武元衡的全部诗作。
  • 《唐诗三百首》:精选了唐代诗人的代表作,包括武元衡的这首诗。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文学的发展和武元衡的文学成就。

相关查询

试弓 同汪正夫行夫望鄱江 北风 次韵明仲幽居春来十首 吕丞相挽诗二首 其二 次韵朱乔年送山老住三峰二首 秋怀 次韵林吉甫游天宫 题慎仪余清阁 原仲致中寄梅雪二诗再次前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监市履狶 皿字底的字 立业安邦 耽耽逐逐 想方设计 云雨高唐 杼斗 两点水的字 卜字旁的字 小字头的字 安弱守雌 癶字旁的字 覆掩 汗下如流 成色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