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木兰花(送张中行·般涉调)》

时间: 2025-07-27 10:38:03

诗句

插花劝酒盐桥馆。

召节促行龙阙远。

吴船渐起晚潮生。

蛮榼未空寒日短。

庆门奕世隆宸眷。

归到月陂梅已绽。

有情愿寄向南枝,图得洛阳春色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0:38:03

原文展示

插花劝酒盐桥馆。
召节促行龙阙远。
吴船渐起晚潮生。
蛮榼未空寒日短。
庆门奕世隆宸眷。
归到月陂梅已绽。
有情愿寄向南枝,
图得洛阳春色看。

白话文翻译

在盐桥的馆子里插花劝酒,
节日的号召催促着我赶往远方的龙阙。
吴地的船只渐渐起航,傍晚潮水汹涌而生。
蛮榼酒未喝完,寒冷的日子却越来越短。
庆门的景象历久弥新,受到了皇上的宠爱。
归来的时候,月陂的梅花已然绽放。
我希望把情意寄托向南枝,
以此来欣赏洛阳的春色。

注释

  • 盐桥馆:指的是盐桥这个地方的酒馆。
  • 召节:指节日的号召,催促人们出行。
  • 龙阙:古代指皇宫或王宫,这里暗指远方的京城。
  • 吴船:指来自吴地的船只,吴地为古代地名,多指江南。
  • 蛮榼:一种盛酒的器具,未喝空。
  • 庆门:古代的一个门名,象征繁华。
  • 月陂:指的是月亮映照的坡地,暗指又美好的景象。
  • 南枝:指南方的树枝,借指寄情的地方。
  • 洛阳:古都洛阳,春色象征繁荣和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先(约990年-1078年),字子容,号闻韶,宋代词人,擅长词作。他的词风细腻婉约,常以个人情感为主线,诗中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冷暖。张先在北宋时期活跃,对后来的词风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木兰花》的创作背景是宋代的政治和文化环境。张先作为文人,常因应节庆活动而作诗,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友人的祝福。诗中描绘了他对春天的期待与思念,表现了归乡的情愫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木兰花(送张中行·般涉调)》是一首优雅的词作,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祝福和对美好春天的向往。诗的开头以“插花劝酒盐桥馆”引入,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恰如朋友间的欢聚。接着,诗人通过“召节促行龙阙远”表达了节日的喜庆与旅途的急迫,既写出了对友人的不舍,也透出一丝对未来的期待。

“吴船渐起晚潮生”描绘出水乡的景致,船只随着潮水的涨落,带来了一种动态的美感。此时的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诗歌的情感基调。后面的“蛮榼未空寒日短”则传达出一份淡淡的忧伤,寒冷的日子让人倍感孤寂,似乎在暗示着离别的无奈。

最后几句则是情感的升华,“归到月陂梅已绽”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象征着归来的美好。而“有情愿寄向南枝,图得洛阳春色看”则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愿意将情感寄托于南方,期待洛阳的春色,寓意着对生活、对友谊的珍视。

整首词不仅有深刻的情感,还有丰富的自然意象,展现了张先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为了宋代词人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插花劝酒盐桥馆:在盐桥酒馆中,朋友插花劝酒,描绘出欢聚的场景。
  2. 召节促行龙阙远:节日的召唤使我急于赶往遥远的京城。
  3. 吴船渐起晚潮生:吴地的船只在晚潮中缓缓起航,展现出水乡的宁静。
  4. 蛮榼未空寒日短:酒尚未喝完,寒冷的日子渐短,流露出一丝惆怅。
  5. 庆门奕世隆宸眷:庆门的景象辉煌,受到皇帝的厚爱,象征繁华。
  6. 归到月陂梅已绽:回到家乡时,看到梅花绽放,暗示春天的到来。
  7. 有情愿寄向南枝:愿意将情感寄托于南方的枝头,也是一种思念的寄托。
  8. 图得洛阳春色看:希望能在洛阳欣赏到春天的美景,寄托了对未来的希冀。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蛮榼”比喻人生的未尽,寓意对生活的思考。
  • 对仗:如“庆门奕世”与“归到月陂”,工整而富有韵味。
  • 意象:梅花、南枝、春色等意象的运用,象征着希望与美好。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和对友人的祝福,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视,同时也流露出对离别的感伤。诗中情感细腻而真挚,展现了作者对友谊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期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着坚韧和希望,春天的到来。
  • 南枝:寄托情感的地方,象征着思念。
  • 洛阳春色:古都的繁荣象征,期盼美好生活的景象。
  • 盐桥:生活的场所,象征日常与欢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吴船”指的是哪个地区的船只?

    • A. 北方
    • B. 江南
    • C. 西域
    • D. 东海
  2. “蛮榼未空寒日短”中的“蛮榼”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花
    • B. 一种酒器
    • C. 一种乐器
    • D. 一种装饰品
  3. 诗中“月陂”指的是什么?

    • A. 地名
    • B. 一种植物
    • C. 诗人的家乡
    • D. 诗中的意象

答案

  1. B. 江南
  2. B. 一种酒器
  3. D. 诗中的意象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 秦观《鹊桥仙》

诗词对比

  • 张先《木兰花》与李清照《如梦令》:两者都展现了对生活的细腻感受,但张先更多描绘自然与友谊的结合,而李清照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宋代文学概论》
  • 《张先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卜算子 寄灵琰二颗,并转致同来村舍诸友人 卜算子 春晚 卜算子 古琴一张,弦摧徽坏,心焉伤之,为谱此调 卜算子 题纤云女史画梅册 卜算子·李倩女士独唱音乐会 卜算子 次雪耘韵 卜算子 卜算子 卜算子 其三 由南昌至安庆江行杂咏 卜算子·一匹好骅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租挈 鼍龙 张皇失错 包含艰的成语 庄色 攴字旁的字 引以为耻 如火燎原 巳字旁的字 意谊 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屮字旁的字 面字旁的字 墨汁未干 气字旁的字 著手成春 翻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