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8:14: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8:14:29
作者: 张先 〔宋代〕
李公择二学士陈令举贤良般涉调西阁名臣奉诏行。南床吏部锦衣荣。中有瀛仙宾与主。相遇。平津选首更神清。溪上玉楼同宴喜。欢醉。对堤杯叶惜秋英。尽道贤人聚吴分。试问。也应旁有老人星。
李公和陈令两位学士提拔贤良之士,受命于西阁的名臣。他们在南床的吏部中锦衣华服,光荣无比。宾主之间,如同仙人般相遇,平津的选拔更显神清气爽。溪边的玉楼共庆佳宴,欢声笑语,尽情痛饮。对着堤岸的杯叶,惜秋的花瓣。大家都说贤人聚集在吴地,不禁问道:“难道这边也会有老人的星宿吗?”
作者介绍: 张先,字宗道,号文公,宋代词人,擅长词作,其词清新婉丽,富有音乐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宋代,反映了当时士人对贤良之士的推崇,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张先的《定风波令》展现了他对贤良之士的崇敬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充满了对理想人格的赞美,以及对人际关系的和谐美好。通过描绘欢聚的场景,诗人传达出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真诚情感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诗中“玉楼同宴”的意象,表现出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而“试问也应旁有老人星”的提问则引发了对命运与理想的思考,提升了整首词的哲理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贤良之士的推崇、对人生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测试
李公与陈令提拔的是哪类人?
“瀛仙”在诗中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张先的《定风波令》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张先更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现个人情感的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