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30: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30:40
诗词名称: 寄西湖林处士
作者: 范仲淹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萧索绕家云,清歌独隐沦。
巢由不愿仕,尧舜岂遗人。
一水无涯静,群峰满眼春。
何当伴闲逸,尝酒过诸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西湖附近的隐居生活。萧索的云雾环绕着我的家,清脆的歌声使我独自沉浸在隐逸的生活中。像巢由一样,我不愿意去做官,难道尧舜这样的圣人就会遗忘我这样的平凡人吗?眼前的湖水无边无际,群山环绕,满眼春色。什么时候才能与闲适的朋友们一起畅饮,享受这种悠闲的生活呢?
注释:
典故解析:
“尧舜”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明君,象征着仁德和智慧。诗中提到他们,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自我认同,暗示即使不为国家服务,也可以追求理想和内心的平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以其精湛的诗词和坚定的政治理想著称。他倡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崇尚理想与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理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范仲淹隐居时期,反映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失望与反思。西湖的自然景色与他的内心世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他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寄西湖林处士》是一首展示隐逸哲学的佳作。诗的开头通过“萧索绕家云”描绘出一种孤寂而优雅的自然环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清净。接着,诗人以“清歌独隐沦”表达了独自吟唱的乐趣,体现出他对隐居生活的满足与享受。
“巢由不愿仕,尧舜岂遗人”一句,诗人借用古代贤人的名号,表达了对世俗功名的轻视,强调了个人选择的重要性。这里不仅体现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也反映了诗人对当时政治环境的失望。
“群峰满眼春”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诗人眼中春意盎然的景象,象征着美好的生活向往。最后一句“何当伴闲逸,尝酒过诸邻”,更是表达了诗人渴望与友人共饮闲聊的情感,体现了对人际关系和生活情趣的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范仲淹独特的生活哲学和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强调个人选择的重要性,同时也表现了对人生理想与友情的追求。诗人通过自然的描绘与内心的反思,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体现了超脱尘世的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出诗人对自然、隐逸、友情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巢由”代表什么?
“尧舜岂遗人”中“遗人”是什么意思?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