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依韵酬太傅张相公见赠》

时间: 2025-04-26 14:54:47

诗句

出处曾无致主功,南阳为守地犹雄。

醉醒往日惭渔父,得失今朝圆塞翁。

七里河边归带月,百花洲上啸生风。

卧龙乡曲多贤达,愿预逍遥九老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4:47

原文展示:

依韵酬太傅张相公见赠
作者:范仲淹

出处曾无致主功,南阳为守地犹雄。
醉醒往日惭渔父,得失今朝圆塞翁。
七里河边归带月,百花洲上啸生风。
卧龙乡曲多贤达,愿预逍遥九老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我在过往的岁月中未能为国家做出贡献的惭愧之情,南阳虽是守土之地,却依然显得英勇。回想往昔,我在沉醉与清醒之间对渔夫的平淡生活感到羞愧,而今的得失又如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诗中描绘了七里河畔在月光下归来的情景,百花洲上呼啸的风让我感到悠然自得。卧龙乡曲的贤才众多,我愿意与九老同享逍遥自在的生活。


注释:

  • 致主功:指为国家或君主做出贡献。
  • 南阳为守:南阳是一个地名,意指守护家园。
  • 醉醒:在醉酒和清醒之间徘徊。
  • 渔父:隐喻平淡而自在的生活。
  • 塞翁:指塞翁失马的故事,寓意得失无常。
  • 七里河:指一条河流,描绘归途。
  • 百花洲:意指风景如画的地方。
  • 卧龙乡:指诸葛亮的故乡,象征英才辈出。
  • 九老:指长寿的老人,象征长生和自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号孟氏,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是“庆历新政”的主要推动者之一,倡导变法,致力于国家的富强和民众的福祉。范仲淹的诗词以豪放、清新著称,常常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范仲淹在受到张相公赠诗后所作,体现了对朋友深厚的情谊以及对人生的感悟。诗中表达了他对自身成就的反思以及对逍遥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范仲淹的《依韵酬太傅张相公见赠》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的诗作。诗的开头提到曾经的自己未能为国家做出贡献,展现出一种自我反思的态度。南阳的守土之勇,既是一种对历史的追溯,也是一种对理想的追求,暗示着诗人对家国情怀的深刻认同。

“醉醒往日惭渔父”,这一句表达了他在往事中对渔父那种淡泊生活的羡慕以及对自己豪情壮志未能实现的惭愧。接着他提到“得失今朝圆塞翁”,用塞翁失马的故事来表达人生的无常,得与失往往是相互交织的,正是这种哲理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智慧。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如“七里河边归带月”、“百花洲上啸生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逍遥生活的向往,这不仅是对人生的思考,也传达了一种豁达的生活态度。最后提到的“愿预逍遥九老中”,更是对安逸生活的美好向往,体现了诗人对自由和理想人生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与人生感悟的结合,展现了范仲淹深邃的思想和高远的情怀,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出处曾无致主功:自我反思,感慨自己没有为国家做出贡献。
  2. 南阳为守地犹雄:对南阳的历史和文化进行回顾,表现出对地方英雄的敬仰。
  3. 醉醒往日惭渔父:在回忆过去时感到对渔夫那种安逸生活的羡慕。
  4. 得失今朝圆塞翁:借用成语表达得失无常的人生哲理。
  5. 七里河边归带月: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色,营造宁静的氛围。
  6. 百花洲上啸生风:表现出诗人内心的自由与洒脱。
  7. 卧龙乡曲多贤达:提及诸葛亮的故乡,显示对人才的欣赏。
  8. 愿预逍遥九老中:表达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历史和自然景象的比喻,展现人生哲理。
  • 对仗:如“醉醒”与“得失”,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诗的韵律感。
  • 意象:自然景物与人生哲理的结合,体现出诗的深刻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自我反思与理想追求”展开,通过对过往的回顾与对未来的畅想,表现了范仲淹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1. 南阳:象征着历史与传统,表现出家国情怀。
  2. 渔父:代表简单而安逸的生活方式,反映出对平淡生活的向往。
  3. 塞翁:寓意得失无常,人生的哲理。
  4. 七里河:象征着归途与宁静的自然,展现自然美。
  5. 百花洲:美好生活的象征,体现自由与洒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该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范仲淹
    D. 苏轼

  2. “塞翁失马”的故事寓意是什么? A. 失去的东西总会回来
    B. 得失无常
    C. 人生的悲欢离合
    D. 人生只有得

  3. “愿预逍遥九老中”中“九老”指的是? A. 九位长者
    B. 长寿的老人
    C. 九位贤才
    D. 九个朋友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
  • 《春望》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范仲淹 vs. 杜甫
    • 两位诗人都表达了对国家的关怀,但范仲淹更注重个人理想与自由的向往,而杜甫则更关注社会现实与民生疾苦。

粗略解读:

范仲淹的诗多表现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反映对现实困境的思考,展现出不同的时代背景和个人情怀。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范仲淹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唐诗宋词的比较》

以上为《依韵酬太傅张相公见赠》的详细解析和学习资料,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和艺术魅力。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点绛唇 点绛唇 点绛唇 点绛唇 点绛唇 点绛唇 点绛唇 点绛唇(咏春十首) 醉落魄 醉落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禾字旁的字 口体 旁求博考 十羊九牧 窈窈冥冥 戈字旁的字 包含均的词语有哪些 喜见于色 认祖归宗 幾字旁的字 义举 鼻开头的成语 齲字旁的字 嚬踧 手信 虎字头的字 顺水放船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