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37: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37:49
一闭幽堂十九年,
万松手种已参天。
懒随人乞郭东祭,自与母耕绵上田。
试问拂云施鹤表,何如藉地荐豚肩。
此身只合安闾里,长为先君扫墓阡。
我在幽静的堂屋中闭关了十九年,
如今万松已经成林,直入云天。
我懒得跟随他人去乞求东郭的祭品,
只愿与母亲在这片绵延的田地里耕作。
试问那拂云的仙鹤表,
与我在这里献上猪肩相比,究竟哪一个更好呢?
我这一生只适合安居于此,
长久地为我的先君扫墓、守护墓地。
刘克庄(1187-1269),字彦甫,号白云,南宋时期的诗人和书法家。其诗风受王维、孟浩然影响,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作品多关注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此诗创作于诗人隐居生活时期,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享受与对故乡的思念,同时也反映了对亲情的关注和对传统祭祀文化的反思。
《壬辰春上冢五首·城南》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思的诗,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对人情的思考,展现了他在漫长的隐居生活中对生命的理解。开篇“闭幽堂十九年”,便道出诗人远离尘世的决绝与坚持,岁月在无声中流逝,仿佛在低吟着寂静的岁月。诗中“万松手种已参天”展现出自然的力量和生命的顽强,反映出诗人通过耕种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寻找内心的宁静。
“懒随人乞郭东祭,自与母耕绵上田”则表达了诗人对传统祭祀的疏离与对乡土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他对物质和精神需求的深刻思考。后半部分的“试问拂云施鹤表,何如藉地荐豚肩”,一方面是对高雅生活的反思,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他对简朴生活的执着追求,形成了一种对比的美感。
结尾处“此身只合安闾里,长为先君扫墓阡”,更是表明了诗人对故土和家族的归属感,表达了对先祖的敬仰与缅怀。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隐居生活的描写,也是一种对传统文化、对自然与人之间关系的深思,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坚定。
这首诗探讨了隐居生活的意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家乡的眷恋,以及对先祖的敬仰,反映出一种对生命深刻的理解与对家庭的重视。
诗人隐居了多少年?
诗中提到的祭祀是哪个家族的?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