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10:44: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10:44:48
秋晚客兴?或为沈括作
草满池塘霜送梅,疏林野色近楼台。
天围故越侵云尽,潮上孤城带月回。
客梦冷随枫叶断,愁心低逐雁行来。
流年又喜经重九,可意黄花是处开。
秋天的晚上,客人们的兴致渐渐高涨,草丛覆盖了池塘,霜冻带来了梅花。疏落的树林与野外的景色接近了楼台。天空中,故越的云彩已消散,潮水上,孤独的城池在月光下回荡。客人的梦在寒冷中随枫叶飘零,愁苦的心情随着大雁的飞行而低落。流年再一次让我在重阳节时感到喜悦,黄花在这一时节盛开,令人心情愉悦。
作者介绍: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生于1037年,逝世于1101年。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作,也有细腻的描写,体现了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秋季,正值重阳佳节,诗人身处异乡,感受到秋天的萧瑟与孤独,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这首诗以秋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在客居他乡时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开篇“草满池塘霜送梅”,用霜降和梅花的意象,营造出了一种清冷的秋意。接着“疏林野色近楼台”,通过“疏林”和“野色”描绘出一种自然的宁静与疏离,暗示出诗人内心的孤寂。
“天围故越侵云尽,潮上孤城带月回。”这两句描绘了秋天的天空和水边的孤城,诗人在此刻感受到一种历史的沧桑与孤独的深重。接下来的“客梦冷随枫叶断,愁心低逐雁行来。”更是将个人的情感推向高潮,梦与现实交织,愁苦的心情随枫叶飘零,似乎承载着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最后两句“流年又喜经重九,可意黄花是处开。”通过对重阳节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对生命的珍惜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尽管秋天带来了寒冷与孤独,但依然能在黄花盛开中找到一丝温暖和希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同时也在重阳节的喜悦中找到了生活的希望。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重九”指的是哪个节日?
诗中“客梦冷随枫叶断”中的“客”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黄花”通常指的是哪种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