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6:11: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6:11:40
春日
鸣鸠乳燕寂无声,
日射西窗泼眼明。
午醉醒来无一事,
只将春睡赏春晴。
全诗翻译:
鸣鸠和乳燕在春日里静静无声,阳光透过西窗洒进来,明亮如水。午后酣醉醒来,心中无任何事,只是静静地享受这春日的美好与晴朗。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鸣鸠”与“乳燕”都是春天的象征,表达了春季的生机与安静。古代文人常用这些意象来描绘春天的美好与宁静。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其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的词作,也有细腻婉约的诗篇。
创作背景:
《春日》创作于苏轼闲适的春日午后,正值春光明媚之时,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淡泊与洒脱,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热爱。
苏轼的《春日》以其简练而富有哲理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春日场景。诗的开头,通过“鸣鸠”和“乳燕”这两个意象,传达了春日宁静的氛围。春天是生命复苏的季节,鸟儿的鸣叫和燕子的归来都是生机的象征,然而诗中却用“寂无声”来形容,反映出一种静谧与安详的状态。
接着,诗人描写阳光透过西窗,光线明亮而柔和,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泼眼明”一句,不仅描绘了光线的明亮,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清明与宁静。午后的酣醉,诗人在这种轻松的状态下,醒来后却发现“无一事”,这种闲适的境地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最后一句“只将春睡赏春晴”,诗人将春天的美好与自己的慵懒结合在一起,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享受。这首诗不仅是对春日的描绘,更是对生活态度的反思,展现了苏轼洒脱的人生哲学,具有深刻的寓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现了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淡泊,传达出一种悠闲、自在的人生态度,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相处。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春日》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苏轼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鸣鸠”代表了什么季节?
A. 夏季
B. 秋季
C. 冬季
D. 春季
“日射西窗泼眼明”中的“泼”字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水流
B. 阳光
C. 风声
D. 鸟鸣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苏轼的《春日》,领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