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水调歌头 诸公见赓前韵,复日和数章,戏呈》

时间: 2025-04-26 18:02:45

诗句

楼船万艘下,钟阜一龙空。

胭脂石井犹在,移出景阳宫。

花草吴时幽径,禾黍陈家古殿,无复戍楼雄。

更道子山赋,愁杀白头翁。

记当年,南北恨,马牛风。

降幡一片飞出,难与向来同。

壁月琼枝新恨,结绮临春好梦,毕竟有时终。

莫唱后庭曲,声在泪痕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02:45

原文展示:

水调歌头 诸公见赓前韵,复日和数章,戏呈
白朴

楼船万艘下,钟阜一龙空。
胭脂石井犹在,移出景阳宫。
花草吴时幽径,禾黍陈家古殿,无复戍楼雄。
更道子山赋,愁杀白头翁。
记当年,南北恨,马牛风。
降幡一片飞出,难与向来同。
壁月琼枝新恨,结绮临春好梦,毕竟有时终。
莫唱后庭曲,声在泪痕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壮丽的水上场景,许多船只在浩瀚的水面上航行,钟阜的高峰在空中显得孤独。石井的颜料依旧鲜艳,仿佛是从景阳宫里移出。幽静的小径旁开满了花草,陈家古殿前的禾黍已经长成,不再有戍楼的雄伟。更有诗人提到山赋,令人愁苦的白头翁。回忆往年,南北的仇恨和风云变幻。降幡在空中飘扬,难以与以往相同。月光照在琼枝上,留下新的遗憾,编织出春季的美梦,毕竟终究会有时光的流逝。不要再唱那后庭曲,它的声音中满是泪痕。

注释:

  • 楼船:指大型的水上船只,通常用于战争或贸易。
  • 钟阜:指钟山,形容高耸的山峰。
  • 胭脂石:一种矿石,古时常用来作颜料。
  • 景阳宫:传说中的宫殿,象征美好和富丽。
  • 子山赋:指古代文人对山川的赋诗,表达对自然的感慨。
  • 降幡:旗帜,象征战争或动荡的局势。
  • 后庭曲:古代的一种曲子,常与离愁别恨相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白朴(约1226年-1306年),元代著名诗人、戏曲家,擅长诗词和杂剧。他的作品多描写社会生活和人情世故,语言清新,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南北对立的局势影响深刻,诗中充满对历史的回顾与反思,表达了对美好往昔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白朴的《水调歌头》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将历史与现实的交织展现在读者面前。整首诗以水为背景,楼船与钟阜的描写不仅展示了壮阔的自然景观,也象征着人与自然、人与历史的复杂关系。诗中提到的“胭脂石井犹在,移出景阳宫”,不仅传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同时也暗含了对现实的失落感。

随着诗情的深入,诗人将视角转向个人的情感,提到“更道子山赋,愁杀白头翁”,在这里,白朴以山赋作为引子,表达了对岁月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无奈与愁苦。“降幡一片飞出,难与向来同”,这一句更是点明了北南对立的矛盾,历史的重压让人感到无能为力。

最后,诗中“莫唱后庭曲,声在泪痕中”的结尾,情感达到了高潮,隐喻着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无尽怀念与对现实困境的感叹。整首诗在形式与内容上都表现出了白朴高超的艺术才华和深厚的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楼船万艘下,钟阜一龙空。”:描绘了船只如云的壮观场面与孤独的钟阜,形成鲜明对比。
  • “胭脂石井犹在,移出景阳宫。”:意在强调曾经的繁华与美丽依旧存在。
  • “花草吴时幽径,禾黍陈家古殿,无复戍楼雄。”:表达对昔日安宁生活的怀念,戍楼的消失象征着安全感的丧失。
  • “更道子山赋,愁杀白头翁。”:提到山赋,寓意诗人的愁苦与年华的流逝。
  • “记当年,南北恨,马牛风。”:回忆往年南北之间的对立,暗示历史的恩怨。
  • “降幡一片飞出,难与向来同。”:升起的降幡象征着政治局势的变化,无法回头。
  • “壁月琼枝新恨,结绮临春好梦,毕竟有时终。”:月光与春梦的结合,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无奈。
  • “莫唱后庭曲,声在泪痕中。”:对往昔的感慨与对现实的痛苦,充满了情感的纠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历史的变迁比作船只的航行,形象生动。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使诗歌更具感染力。
  • 对仗:整首诗保持了较好的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回顾、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现实无奈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楼船:象征繁华与壮丽。
  • 钟阜:象征孤独与历史的沉重。
  • 胭脂石:象征美好与记忆。
  • 花草:象征生机与安宁。
  • 降幡:象征战争与动荡。
  • 月光:象征希望与美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楼船万艘下,钟阜一龙空。”中的“钟阜”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钟山
    • B. 钟楼
    • C. 钟阜山
    • D. 钟阜河
  2. 诗中提到的“后庭曲”主要表达了什么感情?

    • A. 喜悦
    • B. 哀伤
    • C. 愤怒
    • D. 怀念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诗词对比: 白朴的《水调歌头》和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均在怀旧与对历史的思考上有相似之处,但白朴更多地表现出对历史的无奈,而辛弃疾则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历史背景下的诗人心境。

参考资料:

  • 《元代文学史》
  • 《白朴诗词集》
  • 《古代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贺新郎·雪鬓难重绿 满江红(姑苏灵岩寺涵空阁) 疏影 满江红 其六 浣溪沙 送魏时中胡才卿还城 水调歌头·天宇正高爽 桂枝香·三年海国 生查子 贺圣朝 己未三月六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多故之秋 支字旁的字 金佛山 众目睽睽 玉泽 ci的汉字有哪些?带ci的汉字大全及拼音解析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见字旁的字 竹的笔顺怎么写?这份竹字笔顺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齐字旁的字 大忘 包含北的成语 一面之辞 严以律己,宽以字人 木火组合汉字大全_木火字形的汉字详解 妄言轻动 虫字旁的字 衣字旁的字 半字的繁体字写法_半字的繁体字学习指南 貌相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