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韩耕道交八绝句韵见寄因和答之》

时间: 2025-05-15 07:26:19

诗句

立说招携与殪戎,两端蛮触互论功。

古来帝力通南北,山过焉支岭度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5 07:26:19

原文展示:

《韩耕道交八绝句韵见寄因和答之》 作者: 曹彦约 〔宋代〕

立说招携与殪戎,两端蛮触互论功。
古来帝力通南北,山过焉支岭度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韩耕道的邀请与对话,提及两方的边境民族在功劳上互相讨论。自古以来,帝王的力量贯穿南北,而山越过焉支岭,掩映着葱郁的树木。

注释:

  • 立说:直接表述,开门见山地说。
  • 招携:邀请、携手。
  • 殪戎:古代对一些蛮族的称谓。
  • 两端蛮触:两方边境的蛮族相互接触。
  • 帝力:帝王的权力。
  • 通南北:沟通南北两地。
  • 焉支岭:山脉的一处,指地理位置。
  • 度葱:穿越葱郁的山林。

典故解析:

  • “古来帝力通南北”:这是对古代帝王强大权力的描述,表明历史上南北统一和交流的背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彦约,宋代诗人,其诗风以清新雅致著称,常以自然景象和历史背景相结合,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观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与朋友的交往之际,表达了对友好交流的期待,同时反映了当时南北交往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融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清晰的意象,展现了古代帝王力量的象征,强调了南北文化的交流与交融。开头两句直接点出双方的对话,体现出一种和谐的交流氛围。诗中提到的“古来帝力”,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一种对未来的展望。通过对山脉的描绘,诗人传达出一种自然与人文的结合,使得诗的意境更加深远。整体上,诗歌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自然的生动气息,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和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立说招携与殪戎:开篇直入主题,表示对韩耕道的邀请,强调交往的直接性。
  2. 两端蛮触互论功:两方的蛮族在交流中互相讨论各自的成就,隐喻了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3. 古来帝力通南北:历史悠久的帝王力量贯穿南北,暗示了历史的延续和统一。
  4. 山过焉支岭度葱:山脉的穿越象征着地理的连接,同时也象征着文化的交融与生机。

修辞手法:

  • 对仗:前两句中“招携”与“论功”形成对仗,增强了节奏感。
  • 意象:山脉和蛮族的意象,结合自然与人文,增强了诗的表达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展望,强调了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和自然的美好,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和人性的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蛮族:象征着文化多样性与交流。
  • 山脉:象征着自然的伟大与历史的延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殪戎”是指什么? A. 一种植物
    B. 古代的蛮族
    C. 一种武器

  2. “古来帝力通南北”反映了怎样的历史背景? A. 反映了南北的文化隔阂
    B. 强调了历史上南北统一的力量
    C. 赞美了自然的美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可以与王之涣的《登高》进行比较,两者皆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但王之涣更偏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曹彦约则更强调历史和文化的交融。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南乡子 宿玛瑙寺禅房 由秋浦至屯溪山行杂诗 其二 由秋浦至屯溪山行杂诗 其一 晚至南屏与锄云僧茶话 题杨龙友画扇 其二 题杨龙友画扇 其一 黄天荡怀古 长水竹枝词 秋日田家杂咏 柱上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门字框的字 抓权 包含晏的词语有哪些 销声避影 罕闻寡见 引调 哓音瘏口 不痴不聋,不做家翁 留决 车字旁的字 龙字旁的字 非字旁的字 柳陌花巷 火作 玄幕 包含掐的词语有哪些 鼠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