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6:02: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6:02:50
静坐对茶花偶作
作者:曹彦约 〔宋代〕
菊后梅前冷落时,
剪檀雕蜡酪为肌。
人从老处亲平淡,
花向无中补阙亏。
地暖不忧春近远,
窗空惟映月参差。
病夫久废卢仝椀,
鼻观从容圣得知。
在菊花后、梅花前的冷落时节,
我用檀木剪裁雕刻蜡烛,仿佛是肌肤。
人到老年时变得亲切而平淡,
花在空寂中弥补缺失的美。
地面温暖,不再担忧春天的远近,
窗外空荡荡,只映出参差的月光。
病人久已不再用卢仝的碗,
鼻间静观,似乎得到了圣人的启示。
作者介绍:曹彦约,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物,感悟人生哲理,展现了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生活的平淡交织之时,诗人通过对茶花的静坐,与自然对话,反映出内心的宁静与对生活的哲理思考。
《静坐对茶花偶作》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诗人在静坐中感悟生活的平淡与美好。开头两句,通过季节的变迁,表现了时光的流逝和生活的冷落。接着,诗人以“剪檀雕蜡”来比喻精致的日常生活,展现出一种对生活细节的关注。随着年岁的增长,诗人意识到人们在老去的过程中,往往会趋向于一种平和与亲切的态度,体现了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随后,诗人提到“花向无中补阙亏”,暗示即使在寂静中,也能找到生活的意义与美感。
后半部分,诗人借地暖与窗外的月光,表达了对生活细微之处的感受,地暖让人不再担忧春天的远近,月光则映照出一种幽静的美。最后,提到“病夫久废卢仝椀”,不仅是对个人健康的感慨,更是对往日生活的追忆与反思。整首诗在简约的语言中,蕴含了深刻的哲理,体现了诗人对平淡生活的珍视和对岁月流逝的淡然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如“剪檀雕蜡”)、对仗(如“地暖不忧春近远”)、意象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平淡生活的珍视,展现了在岁月流逝中,如何找到内心的宁静与生活的美好。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剪檀雕蜡”代表什么?
A. 生活的简陋
B. 生活的精致
C. 生活的忙碌
答案:B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过去的追忆
B. 对平淡生活的珍视
C. 对未来的焦虑
答案:B
“地暖不忧春近远”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态?
A. 焦虑
B. 从容
C. 忧伤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