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郁孤台(以下四首,皆虔州。)》

时间: 2025-05-21 04:50:16

诗句

八境见图画,郁孤如旧游。

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

日丽崆峒晓,风酣章贡秋。

丹青未变叶,鳞甲欲生洲。

岚气昏城树,滩声入市楼。

烟云侵岭路,草木半炎州。

故国千峰外,高台十日留。

他年三宿处,准拟系归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4:50:16

原文展示

郁孤台
作者:苏轼

八境见图画,郁孤如旧游。
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
日丽崆峒晓,风酣章贡秋。
丹青未变叶,鳞甲欲生洲。
岚气昏城树,滩声入市楼。
烟云侵岭路,草木半炎州。
故国千峰外,高台十日留。
他年三宿处,准拟系归舟。

白话文翻译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在郁孤台的游历感受,通过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色,抒发对故国的怀念和对归乡的向往。诗中的“八境”与“郁孤”相结合,构筑了一个如画的意境;山水相映,日风相生,使人感受到宁静而美好的秋日情景;而“故国千峰外”则透露出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注释

字词注释

  • 郁孤:指郁孤台,苏轼所游之地。
  • 翠浪:翠绿的波浪,形容山的青翠。
  • 玉虹:形容水流如玉般清澈,似彩虹般美丽。
  • 崆峒:崆峒山,指著名的山名。
  • 章贡:指章江和贡江,两条河流。
  • 丹青:指绘画,常用来形容美好的景色。
  • 岚气:指山间的雾气。
  • 滩声:指水滩的声音。
  • 炎州:指炎热的地方。

典故解析

  • 高台:指郁孤台的高处,象征着远眺和思乡。
  • 烟云:常用来形容自然景观,亦有隐喻人生变幻之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以其豪放、清新而著称,作品广泛涉及诗、词、散文等多个领域。

创作背景: 此诗的创作背景为苏轼在流亡生涯中,游览郁孤台所作。诗中流露出对故乡的怀念,同时也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郁孤台》是苏轼在流亡生涯中的代表作之一,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令人心旷神怡,给人以美的享受。全诗以“八境见图画”开篇,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接着通过“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生动地描绘出山水的美丽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欣赏。诗中“日丽崆峒晓,风酣章贡秋”的描写,生动表现了早晨的宁静与秋天的清新,给人以舒适的感受。

在情感层面上,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对故乡的思念。最后两句“故国千峰外,高台十日留。他年三宿处,准拟系归舟。”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向往,抒发了对故国的深深眷恋。整首诗不仅有着优美的自然景色,更有着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苏轼作为一个诗人的艺术才华和人文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八境见图画:描绘出如同画卷般的美丽景象。
  • 郁孤如旧游:表达对往日游玩的怀念。
  • 山为翠浪涌:山的青翠如波浪般涌动,生动形象。
  • 水作玉虹流:水流清澈如玉,似彩虹般绚丽。
  • 日丽崆峒晓:阳光明媚,清晨的崆峒山显得更加美丽。
  • 风酣章贡秋:秋风轻拂,带来舒适的感觉。
  • 丹青未变叶:即使季节变换,树叶依然如画般美丽。
  • 鳞甲欲生洲:形容水中的鱼虾活跃,生机勃勃。
  • 岚气昏城树:山间的雾气笼罩着城中的树木。
  • 滩声入市楼:水声传入市集的楼房,形成一种和谐的氛围。
  • 烟云侵岭路:烟雾云雾笼罩着山岭的道路,显得朦胧而美丽。
  • 草木半炎州:草木在炎热的州里生长,展现出自然的活力。
  • 故国千峰外:在千山之外遥望故乡,表达思乡之情。
  • 高台十日留:在高台上停留十天,增添了诗人的留恋。
  • 他年三宿处,准拟系归舟:表明诗人希望未来能再来此地,停留并归家。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比作翠浪,水比作玉虹,生动形象。
  • 对仗:诗中上下句相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使景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归乡的渴望,展现了苏轼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坚定与高远,代表诗人的理想与追求。
  • :象征生机与流动,代表人生命的变化与无常。
  • :象征光明与希望,表达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 :象征朦胧与梦幻,代表诗人的思乡情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郁孤台》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苏轼
    •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崆峒”指的是?

    • A. 一种花
    • B. 一座山
    • C. 一条河
  3.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 A. 兴奋
    • B. 思乡
    • C. 喜悦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 《登高》 杜甫

诗词对比

  • 苏轼的《郁孤台》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苏轼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而李白则通过月光和寂静的夜晚来表达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苏轼全集》
  2. 《宋词三百首》
  3.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仆去杭五年吴中仍岁大饥疫故人往往逝去闻湖 次韵子由岐下诗,并引 其五 曲槛 自雷适廉宿于兴廉村净行院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次韵仲殊雪中游西湖二首 再和〔二首〕 汲江煎茶 莘老葺天庆观小园有亭北向道士山宗说乞名与 次韵子由三首 其三 椰子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进膺 門字旁的字 百依百顺 沆瀣 跳梁小丑 生财之道 多故之秋 士字旁的字 辵字旁的字 雪字拼音怎么写_雪字的拼音及发音详解_汉字拼音学习 鸟毛笔字怎么写?鸟毛笔字书写技巧与笔顺详解_汉字书写学习 飠字旁的字 显字草书怎么写?这份显字草书笔顺详解,助你轻松掌握_汉字草书学习 | 顯字草書 月部首的字有哪些字_月部首汉字大全及笔顺详解 见字旁的字 15画属木的汉字大全_15画属木的字详解 包含淄的词语有哪些 因任授官 迷顽 榷署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