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02:26: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02:26:10
题铜陵陈公园双池诗
南北檐楹照绿波,濯缨洗耳不须多。
天空月满宜登眺,看取青铜两处磨。
南北两侧的檐柱映照着绿波荡漾,洗净衣带和耳朵不需要多言。
天空的月亮圆满,适合登高远眺,看看那青铜的两处磨蹭。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洗耳”这个表达在古代文人中常用,表示一种清静和向往的心境。这里的“青铜”可能指代铜陵的历史,铜陵以其铜矿而闻名,古铜器的磨损也暗示着历史的沉淀。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以豪放、深邃著称,常表达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哲学的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苏轼晚期,他在铜陵游玩时所作。铜陵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深深吸引了他,诗中流露出对自然美的赞美及对历史的感慨。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示了铜陵陈公园双池的优美景色。开头两句描绘了南北檐楹的倒影与绿波相映成趣,给人以清新自然的感受。接着提到“濯缨洗耳”,不仅形象地表达出诗人对水的亲近,也隐喻着一种心灵的洗涤与宁静的追求。在这幅美景中,月亮的圆满和适合登高的时机,构成了时间与空间的和谐统一。最后一句“看取青铜两处磨”中,青铜象征着厚重的历史,双池的磨损则引发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历史积淀的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历史的思考,展现了他对人生态度的豁达与洒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感慨,体现了诗人豁达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濯缨洗耳”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忧伤
B. 清静
C. 喧闹
诗人提到的“青铜”最可能象征着什么?
A. 现代
B. 历史
C. 未来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集中于对什么的赞美?
A. 自然和历史
B. 战争
C. 个人成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苏轼的《题铜陵陈公园双池诗》和李白的《庐山谣》都展现了自然与历史的结合,但苏轼更侧重于平和的心境,而李白则更显豪放与奔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