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39: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39:41
望极湖山变幻奇,万千光景自纷披。
妙分西子争妍态,绝想东坡得句时。
柳径曲埋兜率寺,花阴直接放生池。
内官爱展亭台去,尽付年华与酒卮。
在远望湖山时,景象变幻无常,奇特而迷人,万千的美景如同纷飞的彩旗。
西湖的美丽如西施般争奇斗艳,令人神往;而苏东坡所写的诗句更是令人赞叹不已。
柳树掩映的小径曲折通向兜率寺,花影斜投,直接通向放生池。
内廷的官员喜欢在亭台之间游玩,享受着年华,尽情与酒杯对饮。
董嗣杲(约960-1030年),北宋时期的诗人、书法家,他的诗作多描绘山水,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怀。
《总宜园》创作于董嗣杲游览湖山时,受到美景的启发,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诗中融合了对古代名人的赞美,以及对生活方式的思考。
《总宜园》展现了诗人董嗣杲对湖山景色的热爱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诗的开篇便描绘了湖山的奇妙景象,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接着,诗人以西施和东坡为引,表达对美与才华的追求和向往,突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和对历史文化的敬仰。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将景物与情感紧密结合,展现了个人的审美观念。
诗的后两句则转向生活的哲思,内官在亭台游玩的情景反映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酒杯象征着享乐与时光的无情流逝。整首诗通过对湖山景色的描绘,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历史文化的深切理解和对美好人生的向往。
整首诗表现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对历史人物的思考,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感慨。通过对美的追求与享受,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诗中提到的“西子”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诗中“内官爱展亭台去”中的“内官”是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放生池”象征着什么?
《山居秋暝》和《总宜园》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前者更多地表现了孤独与宁静,而《总宜园》则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对美的追求。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区别,体现了不同的文化内涵与生活态度。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不仅能更深入地理解《总宜园》的意境,还能提升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