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蘋花》

时间: 2025-07-12 15:20:56

诗句

花明五出绣汀州,自在沉沉自在浮。

古有楚童谣可信,今无越女采为羞。

江清得实谁能剖,风起虚根不复留。

晚向水乡回野棹,一规西日落湖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15:20:56

原文展示:

《蘋花》
作者:董嗣杲〔宋代〕
花明五出绣汀州,自在沉沉自在浮。
古有楚童谣可信,今无越女采为羞。
江清得实谁能剖,风起虚根不复留。
晚向水乡回野棹,一规西日落湖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五瓣花朵在汀州的明亮水面上盛开,花朵自在地浮沉着。古时楚地有童谣传说可信,但今天却没有越地的女子前来采摘,反而感到羞愧。清澈的江水中所结的果实,谁能割裂它呢?随着风起,虚无的根基再也无法停留。傍晚时分,我向水乡驶去,独自一支桨划向西边的湖州,夕阳渐渐落下。


注释:

字词注释:

  • 五出绣汀州:五瓣花在汀州的水面上绣似的美丽。
  • 自在沉沉自在浮:花朵在水中自由地沉浮。
  • 楚童谣:指古代楚地流传的童谣,代表一种民间文化。
  • 越女:指古代越地的女子,通常与美丽、羞涩相关。
  • 江清得实:江水清澈,结出果实。
  • 虚根不复留:虚幻的根基不会再停留。
  • 回野棹:向乡野划船回去。
  • 一规西日落湖州:一只桨划向西边,夕阳正落下湖州。

典故解析:

  • 楚童谣:楚地的童谣反映了古代人们的生活和情感。
  • 越女:越地女子在古代诗歌中常被描写为美丽而矜持的形象,常与采花、羞涩相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嗣杲,字子白,号止庵,宋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与人情世态,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蘋花》创作于宋代,社会环境较为安定,文人雅士盛行,诗人常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表达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蘋花》通过对花朵与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开头两句“花明五出绣汀州,自在沉沉自在浮”,生动地描绘了水面上绽放的五瓣花,仿佛绣在了水面上,表达了花的美丽与自由。接下来的“古有楚童谣可信,今无越女采为羞”,则引入了古代童谣与美丽女子的对比,诗人似乎在感叹时光流逝,传统与现代的断裂。

“江清得实谁能剖,风起虚根不复留”进一步深化了诗意,江水清澈,象征着真实和纯粹,而“谁能剖”则暗示了对真实的珍视与无奈。风的出现象征着无法挽留的变迁,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哲学思考。最后的“晚向水乡回野棹,一规西日落湖州”,将诗的意境推向更高的层次,夕阳西下,水乡的归途充满了诗意与淡淡的忧伤,反映了诗人的孤独与思考。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的交融,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花明五出绣汀州:描绘了五瓣花盛开的美丽景象。
  2. 自在沉沉自在浮:表现花朵在水中自由浮沉的状态,传达一种宁静与和谐。
  3. 古有楚童谣可信:提到古代楚地的童谣,暗指传统文化的可信性。
  4. 今无越女采为羞:对比古今,感叹现代缺少了古代那种纯真与自然的美。
  5. 江清得实谁能剖:提出对江水清澈、果实丰盈的珍视,强调真实之美。
  6. 风起虚根不复留:象征着时间与变化的无常,无法挽回过去。
  7. 晚向水乡回野棹:表现诗人傍晚时分的归途,增添了一丝孤独感。
  8. 一规西日落湖州:夕阳西下,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归属感的缺失。

修辞手法:

  • 比喻与拟人:将花朵比作绣品,赋予其美丽生动的形象,增强了诗的视觉效果。
  • 对仗:整首诗结构严谨,对仗工整,增强了音韵美。
  • 象征:江水象征着真实与纯粹,风起则象征着变迁与无常。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美丽与生命的短暂,寄托着诗人的情感。
  • 江水:代表真实与纯净,反映出人对生活的追求。
  • :象征变化与无常,带来了一种淡淡的忧伤。
  • 夕阳:寓意时间的流逝,给人以思考与反省的空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蘋花》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董嗣杲
    D. 白居易

  2. 诗中“古有楚童谣可信”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怀旧
    B. 喜悦
    C. 愤怒
    D. 无奈

  3. “晚向水乡回野棹”中的“水乡”指的是什么?
    A. 山区
    B. 水域丰富的地方
    C. 沙漠
    D. 城市

答案:

  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早发白帝城》 李白
  • 《春晓》 孟浩然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 两者均表现了对自然的感悟,但《静夜思》更偏向于思乡之情,而《蘋花》则倾向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早发白帝城》(李白): 描述了早晨的自然景象,与《蘋花》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但主题与情感略有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古诗词》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定风波六首 其三 定风波五首 其五 仿六一把酒花前之作 定风波·何处如今更有诗 定风波 儿子中中百*日作 定风波 昆山路漕席上 定风波 商角调 商角调 西江客舍 定风波 其三 闺思 定风波 其一 定风波·小鬟 定风波·寄谢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古戍 势孤计穷 笼毂 金丝猴 低头哈腰 黑字旁的字 逾年历岁 包含笥的词语有哪些 哭天喊地 嘎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入字旁的字 麟德历 包含蛾的成语 龙符 三框儿的字 延颈就缚 舟字旁的字 歹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