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20: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20:11
定风波·何处如今更有诗
元好问
何处如今更有诗。争教风鬓见横枝。
诗到梅边谁最似。除是。
玉颜寂寞酒清时。为向云间公子道。
闻早。安排欢赏惜幽姿。
十日留花花未遇。容我。
醉围红袖写鸟丝。
如今哪里还有诗呢?只争着让风鬓映衬那横斜的枝头。
诗情到梅花边,谁最似这般情景?除非是那玉颜寂寞、酒清时。
为了向云间的公子倾诉,听说你已早早安排了欢赏,珍惜那幽雅的姿态。
十天时间留花,却依然没能相遇。让我醉饮围着红袖,写下那鸟鸣丝丝。
本诗中提及的梅花,象征着高洁和坚韧,常被文人所赞颂。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深厚的象征意义,代表着清高、孤傲的品质。诗中隐含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美人佳酿的向往。
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仲明,号天民,元代著名的诗人和词人。他的作品以豪放、清新著称,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此诗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借梅花之美寄托内心的孤独与思索,表达对诗意生活的向往。
《定风波·何处如今更有诗》通过对梅花与酒清时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珍惜。诗人在寻求诗意的过程中,感受到生活的无常与孤独。诗中提到的“玉颜寂寞”,不仅是对美的追忆,也是对逝去时光的感叹。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既有对美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的前两句“何处如今更有诗。争教风鬓见横枝。”引入了主题,诗人在寻求诗意的同时,似乎在质问当下的生活状态。接下来对梅花的描绘,既是对自然的赞美,也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最后几句,则通过“醉围红袖写鸟丝”的意象,展现了诗人渴望与美好时光相拥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对诗意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词汇: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c) 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d) 以上皆是
诗中提到的“云间公子”指代什么?
a) 一位高人
b) 一位诗人
c) 一位美人
d) 不确定
“十日留花花未遇”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爱情的期待
b) 对花期短暂的感叹
c) 对未来的无奈
d) 对友谊的珍视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