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3:20: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3:20:41
原文展示: 参军厅新池 薛能 〔唐代〕 帘外无尘胜物外,墙根有竹似山根。 流泉不至客来久,坐见新池落旧痕。
白话文翻译: 窗帘之外没有尘埃,胜过了尘世之外,墙角有竹子,仿佛是山脚的根。 流水不再到来,因为客人已经很久未来,坐着看到新池塘上落下了旧时的痕迹。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薛能,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变,既有豪放洒脱之作,也有细腻婉约之篇。此诗可能创作于薛能任职参军期间,通过对新池的描写,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客人久未来访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薛能任职参军期间,对新修建的池塘进行观察和思考时所作。诗中通过对池塘及其周围环境的描写,抒发了对旧时光的怀念和对客人久未来访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新池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深切怀念。首句“帘外无尘胜物外”,以无尘的环境比喻超脱世俗的境界,表达了诗人对清幽生活的向往。次句“墙根有竹似山根”,用竹子稳固生长的形象,比喻诗人内心的坚定和沉稳。后两句“流泉不至客来久,坐见新池落旧痕”,则通过对流水和池塘的描写,抒发了对客人久未来访的感慨,以及对时间流逝和事物变迁的深刻感受。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唐诗作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新池及其周围环境的描写,抒发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客人久未来访的感慨。诗人通过对无尘环境的向往、对竹子稳固生长的比喻、对流水不再到来的感慨,以及对新池落旧痕的描写,表达了对清幽生活的向往、内心的坚定和沉稳,以及对时间流逝和事物变迁的深刻感受。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帘外无尘胜物外”中的“物外”指的是什么? A. 尘世之外 B. 物体之外 C. 物质之外 D. 物品之外
诗中“墙根有竹似山根”中的“似山根”比喻了什么? A. 竹子的稳固 B. 山脚的根 C. 诗人的内心 D. 诗人的坚定
诗中“流泉不至客来久”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A. 流水的消失 B. 客人的到来 C. 客人的久未来访 D. 时间的流逝
诗中“坐见新池落旧痕”中的“新池落旧痕”象征了什么? A. 新旧事物的交替 B. 时间的流逝 C. 事物的变迁 D. 新池的美丽
答案:1. A 2. D 3. C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