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21: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21:16
原文展示: 云花寺寓居赠海岸上人 薛能 〔唐代〕 暂寄空门未是归,上方林榭独儒衣。 吾师不语应相怪,频惹街尘入寺飞。
白话文翻译: 暂时寄居在佛门并非真正的归宿,独自在上方的林中小屋穿着儒生的衣裳。 我的师父若不说话,应该会感到奇怪,我频繁地带着街市的尘土进入寺庙。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薛能,唐代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此诗反映了作者在寺庙暂居时的心境和对世俗的牵挂。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作者暂时寄居于云花寺时所作,表达了他虽身处佛门,但心系世俗,未能完全放下尘世情感的复杂心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佛门与世俗,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与挣扎。首句“暂寄空门未是归”直接点明了作者对佛门的态度,即虽然暂时寄居,但并非真正的归宿。第二句“上方林榭独儒衣”则通过描绘作者独自穿着儒衣的形象,进一步强调了他与佛门的距离感。后两句“吾师不语应相怪,频惹街尘入寺飞”则生动地描绘了作者频繁地带入街市尘土的行为,暗示了他对世俗的牵挂和无法完全割舍的情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在佛门与世俗之间的徘徊与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作者在佛门与世俗之间的徘徊与无奈,反映了他在精神上的矛盾与挣扎。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薛能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佛门的完全接受 B. 对世俗的完全放弃 C. 在佛门与世俗之间的徘徊与无奈 答案:C
诗中的“暂寄空门未是归”暗示了什么? A. 作者对佛门的完全接受 B. 作者对佛门的暂时寄居态度 C. 作者对世俗的完全放弃 答案:B
诗中的“频惹街尘入寺飞”暗示了什么? A. 作者对佛门的完全接受 B. 作者对世俗的牵挂 C. 作者对佛门的完全放弃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