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46: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46:12
读老子
白居易
言者不如知者默,此语吾闻于老君。
若道老君是知者,缘何自著五千文。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话的人不如懂得的人沉默,这是我从老子那里听来的。若说老子是个明白事理的人,那么他为什么还要写下五千字的文字呢?
本诗提到的“老君”是老子,他的思想对后来的道家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道德经》是其主要著作,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诗中提到的言者与知者的对比,反映了老子提倡的“无为而治”的思想。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风通俗易懂,关心民生,作品内容丰富多样,涉及政治、生活、自然等多个方面。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白居易晚年,他在此时对道家思想的理解愈加深刻,强调内心的沉静与智慧的重要性,反映了他对老子哲学的欣赏。
本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哲理。首句强调“言者不如知者默”,指出了言语的局限性与沉默的智慧。白居易借用老子的名言,引导读者思考真正的智慧在于内心的领悟而非外在的表述。接着,诗人提出疑问:“若道老君是知者,缘何自著五千文”,这不仅是对老子本人的反思,也是对自身和读者的启示:既然真正的智慧在于无言,为什么还要留下一部博大精深的著作?这反映了白居易对知识与表达的深刻思考,表现了他对道德哲学的尊重与追求。
整首诗简洁而富有哲理,语言平易近人,但却蕴含着深邃的思想,促使人们思考言语与智慧之间的关系,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道家思想的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智慧与表达的思考,强调沉默的智慧常常比言语更为深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言者不如知者默”是什么意思?
A. 说话的人更优秀
B. 沉默的人更有智慧
C. 不需要说话
白居易提到的“老君”是指哪个历史人物?
A. 孟子
B. 老子
C. 释迦牟尼
诗中提到的“五千文”指的是什么?
A. 一篇小说
B. 《道德经》
C. 一篇散文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读老子》这首诗的意境、背景及其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