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见李苏州示男阿武诗,自感成咏》

时间: 2025-08-13 17:38:20

诗句

遥羡青云里,祥鸾正引雏。

自怜沧海伴,老蚌不生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3 17:38:20

原文展示:

遥羡青云里,祥鸾正引雏。自怜沧海伴,老蚌不生珠。

白话文翻译:

我遥远地羡慕那青云之上的高处,祥和的鸾鸟正在引导它的雏鸟。可惜我自己如同沧海中的老蚌,终究无法生出珍珠。

注释:

  • 遥羡:远远地羡慕。
  • 青云里:指高远的云端,象征高位或美好的境界。
  • 祥鸾:祥瑞的鸾鸟,古代传说中的神鸟,象征吉祥。
  • 引雏:引导小鸟,表现母鸟的关爱。
  • 自怜:自我怜惜。
  • 沧海:深邃的海洋,这里象征广阔而孤寂的环境。
  • 老蚌:年老的蚌,通常指生活久而不见珍珠,寓意平凡无奇。

典故解析:

“祥鸾”源于古代文献中的吉祥鸟,常常象征着美好与尊贵;而“老蚌不生珠”则是一个常见的比喻,表达了老年人无法再创造出美好事物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以通俗易懂、感情真挚的诗风闻名,作品多涉及民生、爱情和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白居易晚年,诗人感受到自己与年轻人的差距,感慨自己无法再追求更高的理想和成就,内心充满了对过往青春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青云与沧海,展现了诗人对高远理想的向往与对自身境遇的惋惜。前两句描绘了祥鸾引雏的画面,象征着年轻的希望与未来的光明;而后两句则转向自我反思,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平凡生活的不满与无奈。诗中“自怜”二字,流露出一种伤感的情绪,既有对自己境遇的怜惜,也有对年轻时光的追忆。整首诗情感真挚,画面生动,读之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 第一句“遥羡青云里”:表达了诗人对高远理想的向往,青云象征着理想与成功。
  • 第二句“祥鸾正引雏”:描绘了祥鸾引导小鸟的温馨场景,寓意着母亲对孩子的关爱与希望。
  • 第三句“自怜沧海伴”:转为自我反思,诗人意识到自己如同沧海中的老蚌,感到孤独与无助。
  • 第四句“老蚌不生珠”:以老蚌比喻自己,表达了对年华流逝的无奈与懊恼。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通过“老蚌不生珠”比喻诗人自身的境遇,生动形象。
  • 对仗:前两句与后两句形成对仗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青云、祥鸾、沧海等意象均富有象征意义,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青春理想的怀念和对自身平凡生活的无奈,反映了人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思考。

意象分析:

  • 青云:象征理想与成就。
  • 祥鸾:代表美好与希望。
  • 沧海:象征孤独与寂寞。
  • 老蚌:象征平凡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祥鸾”象征什么? A. 富贵 B. 吉祥 C. 忧伤

  2. “老蚌不生珠”意味着什么? A. 成就 B. 平凡 C. 幸福

  3. 诗人对自己的感受是: A. 自豪 B. 自怜 C. 忽视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白居易与杜甫的作品都反映了对社会的关怀与个人情感的思考,但白居易的作品更为通俗易懂,而杜甫则常以沉重的历史背景为主题,表现出深刻的社会责任感。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文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查询

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 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 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 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 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 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 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 汤总管邢监庙约游城东酒间求诗为赋此 送祖七倒西归二首 送曾裘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殳字旁的字 椶鞋 群而不党 大字旁的字 大汗淋漓 恰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枪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奉公不阿 包含觊的词语有哪些 青裙缟袂 倚山傍水 俭简 祯泰 涓开头的成语 金字旁的字 佛心蛇口 气字旁的字 黑字旁的字 钩辀格磔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