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周至县北楼望山 自此后诗为畿尉时作。》

时间: 2025-07-27 23:19:29

诗句

一为趋走吏,尘土不开颜。

辜负平生眼,今朝始见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3:19:29

原文展示

一为趋走吏,尘土不开颜。
辜负平生眼,今朝始见山。

白话文翻译

我曾经为官吏奔波,满身是尘土,心情沉重。辜负了我一生的希望,今天终于第一次看见了山。

注释

  • 趋走吏:指忙于公事的官吏,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日常生活的匆忙与疲惫。
  • 尘土:这里象征着世俗的繁杂与困扰,使人无法看到美好的事物。
  • 辜负:指未能实现自己的愿望或期待。
  • 平生眼:指一生的眼光或期望,强调诗人长久以来的追求与失落。
  • 始见山:终于看到了山,象征着希望与美好的重现。

典故解析

本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尘土”与“山”的对比可以理解为对世俗与理想的反思,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现实的失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平易近人的诗风和深刻的社会关怀著称。他的诗作涉及爱情、友情、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特别擅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思想。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白居易担任官吏期间,反映了他因公务繁忙而无法欣赏自然美景的心情。诗中表达了一种对生活的疲惫与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在官场生活中的无奈与思索。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一开始,诗人以“趋走吏”自称,表现出对当时官吏生活的无奈与疲惫,仿佛被尘土覆盖,无法抬起头来欣赏周围的美好。接着,诗人用“辜负平生眼”来形容自己对理想与美好的失落,展现了内心的失落与沮丧。最后,“今朝始见山”则是一次心灵的觉醒,经过无数的奔波后,终于得以见到那久违的山,象征着希望的重现和对生活的重新审视。

整首诗蕴含着对理想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白居易对繁忙生活的反思以及对自然美的向往。诗人在这短短的四句中,将复杂的情感浓缩得淋漓尽致,体现了他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为趋走吏:自述身份,表现出忙碌的生活状态。
  2. 尘土不开颜:描绘出因工作繁忙而心情沉重,未能欣赏周围美好的情景。
  3. 辜负平生眼:表达了对理想未能实现的失落感。
  4. 今朝始见山:经过长时间的辛劳,终于见到久违的自然美景,象征着新的希望。

修辞手法

  • 对仗:首句与次句形成对仗,展现出生活的对比。
  • 象征:尘土象征着繁琐的官场生活,而山则象征着理想与美好。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写官吏的繁忙生活与对自然的向往,反映了人们在世俗生活中对理想的追求与失落,体现了白居易作为一名诗人的深刻思考与情感表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尘土:象征官场的繁忙与世俗的烦恼。
  • :象征理想、自然与宁静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白居易在诗中自称什么身份?

    • A. 文人
    • B. 官吏
    • C. 诗人
      答案:B. 官吏
  2. 诗中“尘土”主要象征什么?

    • A. 自然
    • B. 世俗的繁杂
    • C. 生活的乐趣
      答案:B. 世俗的繁杂
  3. 诗中“今朝始见山”表示什么情感?

    • A. 失落
    • B. 希望
    • C. 迷茫
      答案:B. 希望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望岳》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杜甫《望岳》与白居易《北楼望山》都涉及到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但杜甫更侧重于壮阔的气势和个人的壮志,而白居易则表现出一种对现实的感慨与对美好的向往,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参考资料

  • 白居易《白居易全集》
  • 《唐代诗人白居易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精华》

相关查询

衢州城外 呈折子明丈十首 挽谢景英丈二首 其二 既别晦庵复成二诗呈之近欲同游善权不果临行 春尽日 平沙落雁 十二月二十九日雪三首 用程季仪送行之韵为别 呈李赣州四首 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洞鉴古今 骨肉离散 拔丛出类 齊字旁的字 圆孔方木 户字头的字 棿拟 鼎字旁的字 鹓动鸾飞 包含拔的成语 雌甲 包含趐的词语有哪些 清华 亠字旁的字 爿字旁的字 沥觞 踔厉骏发 包含包的成语 包含媒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