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寿安水馆》

时间: 2025-04-26 00:39:46

诗句

地接山林兼有石,天悬星月更无云。

惊鸥上树满池水,瀺灂一声中夜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39:46

原文展示:

寿安水馆 薛能 〔唐代〕 地接山林兼有石,天悬星月更无云。 惊鸥上树满池水,瀺灂一声中夜闻。

白话文翻译:

这片地方紧挨着山林,还有石头相伴, 天空高悬着星星和月亮,没有一丝云彩。 惊起的鸥鸟飞上树梢,池水泛起涟漪, 夜晚中,一声水声清晰可闻。

注释:

  • 地接山林:指地理位置靠近山林。
  • 天悬星月:形容天空高远,星星和月亮清晰可见。
  • 惊鸥:受到惊扰的鸥鸟。
  • 瀺灂:水声,形容水流声或物体落水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薛能,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变,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寿安水馆》可能是他在某个宁静的夜晚,于水馆附近观察自然景色时所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在水馆附近,观察到山林、石头、星月和惊鸥等自然元素,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场景。首句“地接山林兼有石”,通过地理环境的描述,营造出一种自然、原始的氛围。次句“天悬星月更无云”,进一步以天空的景象,增强了夜晚的宁静和深远。后两句“惊鸥上树满池水,瀺灂一声中夜闻”,通过动态的元素——惊鸥和水声,打破了宁静,却又增添了生活的气息,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和真实。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通过“地接山林兼有石”描绘了诗人的观察点,即一个靠近山林且有石头的地方,营造出一种自然、原始的氛围。
  • 次句“天悬星月更无云”,以天空的景象,增强了夜晚的宁静和深远,星月高悬,无云遮挡,显得格外明亮。
  • 后两句“惊鸥上树满池水,瀺灂一声中夜闻”,通过动态的元素——惊鸥和水声,打破了宁静,却又增添了生活的气息,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和真实。

修辞手法:

  • 对仗:首句的“地接山林”与“兼有石”,次句的“天悬星月”与“更无云”,形成了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 拟人:“惊鸥上树”中的“惊”字,赋予了鸥鸟以人的情感,使得描述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诗中的宁静夜晚、星月、惊鸥和水声,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宁静的画面,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意象分析:

  • 山林、石头:代表了自然和原始的环境。
  • 星月:象征着宁静和深远。
  • 惊鸥:动态的元素,打破了宁静,增添了生活的气息。
  • 水声:夜晚的声响,增添了诗意和神秘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天悬星月更无云”描绘了什么样的天空景象? A. 多云的天空 B. 晴朗无云的天空 C. 星月被云遮挡 D. 夜晚的黑暗 答案:B

  2. 诗中的“惊鸥上树满池水”描绘了什么情景? A. 鸥鸟在水中游泳 B. 鸥鸟飞上树梢,池水泛起涟漪 C. 鸥鸟在树上休息 D. 鸥鸟在池边觅食 答案:B

  3. 诗中的“瀺灂一声中夜闻”中的“瀺灂”指的是什么声音? A. 风声 B. 水声 C. 鸟鸣 D. 人声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鸟鸣涧》:同样描绘了宁静的自然景色,通过鸟鸣和水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杜甫的《春夜喜雨》:虽然主题不同,但同样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欣赏。

诗词对比:

  • 薛能的《寿安水馆》与王维的《鸟鸣涧》:两者都描绘了宁静的自然景色,但薛能的诗更注重夜晚的宁静和深远,而王维的诗则更注重白天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薛能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提供了对古典诗词的深入解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诗词的内涵和艺术特点。

相关查询

再送牧原 庚子秋姚雪门学使将赴都门赠别 其二 庚子秋姚雪门学使将赴都门赠别 其一 雨夜同牧原 勘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连元 恣肆无忌 讳恶不悛 京解之才 涸辙之鲋 护密 贾帆 疋字旁的字 飠字旁的字 包含抱的成语 乚字旁的字 病字头的字 纡佩金紫 援古证今 目秀眉清 火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