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51: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51:55
卫风愉艳宜春色,
淇水清泠增暮愁。
总使榴花能一醉,
终须萱草暂忘忧。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卫风轻柔而宜人,淇水清澈而宁静,然而这样的美好却增添了我的忧愁。尽管榴花的醉人芬芳能让我暂时忘却烦恼,但最终还是需要萱草来使我忘却忧愁。
沈颂,唐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但其诗作常表现出对自然的深刻观察和细腻的情感。
这首诗创作于春天,正值万物复苏之际,诗人借春色的美丽与春水的清澈,表达内心的愁绪与对美好的向往。
《卫中作》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丽,更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篇以“卫风愉艳宜春色”引入,春天的色彩鲜艳、温暖,给人以愉悦的感受。然而,接下来的“淇水清泠增暮愁”则将这种愉悦感打破,水的清澈与宁静反而引发了诗人的忧愁,形成鲜明对比。
诗中通过榴花与萱草的对比,展现了人生的哲理。榴花的美丽虽能让人一醉,但终究无法长久,最后还是需要萱草的陪伴来缓解忧愁。这一意象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在美好与忧愁之间,我们总要找到一种方式去平衡。
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而富有韵律感,情感的流动与自然景象的描绘交织在一起,使得诗人在感受春天的同时,也感受到生命的无常与内心的孤独。诗人以自然景象反映内心的情感,体现了唐代诗歌对情感与自然结合的追求。
诗歌的核心思想在于对春天美景的赞美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对忧愁的无奈。
这些意象不仅反映了自然的美丽,也包含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与人生哲理。
“卫风愉艳宜春色”中的“春色”指的是什么?
A. 春天的颜色
B. 春天的气温
C. 春天的花香
诗中提到的“榴花”象征着什么?
A. 忧愁
B. 青春与热烈
C. 宁静
诗中“终须萱草暂忘忧”反映了怎样的情感?
A. 忘却忧愁的希望
B. 对生活的无奈
C. 对春天的渴望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