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46: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46:53
孤峰独立耸巑屼,辙迹苔封晕未乾。
秀拔山川清气上,直冲星斗夜光寒。
东南拟作擎天柱,今古称为压地盘。
上有鼎湖风雨隔,宝莲吹下碧云端。
孤零零的山峰独自高耸入云,车辙的痕迹被青苔覆盖,湿润的痕迹尚未干透。
盛秀的山川清新气息上升,直冲夜空的星斗,显得格外寒冷。
东南的山峰如同擎天柱,古今都称之为压地的支柱。
山顶上有鼎湖,风雨将它隔开,宝莲花瓣从天边吹下,映衬着碧蓝的云端。
作者介绍:朱藻,字景通,号寒松,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常展现出自然的雄伟与清新。其诗风豪放,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朱藻游览鼎湖时,受其壮阔的自然景观启发而作。鼎湖的雄伟壮丽,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激发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
这首《鼎湖》以其雄浑的气势和清新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的伟大与人类的渺小。诗的开头通过“孤峰独立耸巑屼”描绘出鼎湖的巍峨之姿,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着“辙迹苔封晕未乾”则用细腻的描写,表现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的交融,青苔的存在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沧桑。
“秀拔山川清气上,直冲星斗夜光寒”一句,诗人通过对比,将山川的清新气息与夜空的寒冷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深邃的氛围。接下来的“东南拟作擎天柱,今古称为压地盘”,则是对鼎湖地位的赞美,强调了其作为地理标志的重要性。
最后两句“上有鼎湖风雨隔,宝莲吹下碧云端”不仅描绘了鼎湖的美丽景象,还通过“宝莲”这一意象,赋予了自然一种灵动的生命力,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情画意。全诗既有气势恢宏之美,又有细腻柔和之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赞美了鼎湖的雄伟壮丽,同时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展现了高远的理想与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孤峰”指的是?
A. 一座山
B. 一片海
C. 一棵树
D. 一座城
诗人用“擎天柱”来比喻什么?
A. 一座桥
B. 鼎湖
C. 一棵树
D. 一片云
“辙迹苔封”的主要意图是什么?
A. 描绘春天
B. 表示时间的流逝
C. 描述冬天
D. 形容人很多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