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16: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16:20
早发西山
作者: 沈颂 〔唐代〕
游子空有怀,赏心杳无路。
前程数千里,乘夜连轻驭。
缭绕松筱中,苍茫犹未曙。
遥闻孤村犬,暗指人家去。
疲马怀涧泉,征衣犯霜露。
喧呼谿鸟惊,沙上或骞翥。
娟娟东岑月,照耀独归虑。
这首诗通过游子的视角表达了在旅途中孤独的思绪。游子心中怀念家乡,但快乐的心情却无处可寻。前方的路途漫长,乘着夜色骑着轻快的马。在松树和竹子环绕的地方,天色依然昏暗。不远处听到孤村里的狗叫,似乎在暗示着人家的方向。疲惫的马渴望涧水,而征途上的衣服沾满了霜露。溪边的鸟儿被惊动,沙滩上或许有栖息的鸟儿。皎洁的月光照耀着,映照出游子独自归家的思虑。
作者介绍:沈颂,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该诗可能创作于沈颂旅行途中,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旅途艰辛的感受。唐代社会动荡,长途旅行的艰难使得游子倍感孤独。
《早发西山》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游子在旅途中的孤独和思乡之情。开头两句便点明了主题,游子虽然心中充满思念,但面对漫漫长路,内心却没有一丝愉悦。诗中对旅途的描绘充满了细节感,特别是在“缭绕松筱中,苍茫犹未曙”一句,描绘了早晨未明的苍茫景象,营造出一种朦胧而静谧的氛围。
接下来的几句,通过孤村犬的叫声、疲马对泉水的渴望以及霜露的寒冷,进一步突出了旅途的艰辛与孤单。最后的“娟娟东岑月,照耀独归虑”则以月光的明亮与游子内心的忧虑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游子在外的无奈和对故乡的渴望。
整首诗不仅在意象上丰富多彩,更在情感上层层递进,展现了游子在孤独旅途中的思考与感悟,令人动容。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游子在旅途中的感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旅途艰辛的认知以及内心的孤独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游子空有怀”中的“怀”指的是什么?
A. 怀抱
B. 思念
C. 怀孕
诗中提到的“疲马怀涧泉”主要表达了什么?
A. 马需要休息
B. 游子对故乡的渴望
C. 马渴望水源
诗中“娟娟东岑月”描绘了什么样的意境?
A. 黑暗的夜晚
B. 明亮的月光
C. 朦胧的晨雾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