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31: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31:50
旅次灞亭
作者: 沈颂 〔唐代〕
闲琴开旅思,清夜有愁心。
圆月正当户,微风犹在林。
苍茫孤亭上,历乱多秋音。
言念待明发,东山幽意深。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秋夜中旅途中所生的思绪。他在清静的夜晚,弹奏着琴曲,引发了对远方的思念,心中充满了愁苦。明亮的圆月照在窗户上,微风轻拂着树林,营造出一幅宁静的景象。然而,孤独的亭子上,秋天的声音却显得十分杂乱。诗人正想着待到明天出发,内心对东山的幽静情怀愈发深沉。
作者介绍:沈颂,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擅长五言古诗。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诗人旅途中,或许是在灞亭小憩时,因夜色清幽,月光皎洁,激发了诗人的思乡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旅次灞亭》是一首描写旅途思绪的抒情诗,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夜晚的孤独与思念。首句“闲琴开旅思”以琴声引入,既是音乐的表现,也是思绪的开启,给人以宁静的感觉。接下来的“清夜有愁心”则揭示了诗人在这清静夜晚的内心愁苦,形成鲜明的对比。
“圆月正当户,微风犹在林”描绘了一个优美的自然场景,月光洒在窗前,微风轻轻拂过树林,展现出一种清幽与和谐。然而,随之而来的“苍茫孤亭上,历乱多秋音”则转向孤独与喧嚣,孤亭的苍茫与秋天的杂音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寂与烦乱。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明日出发的期待,以及对东山的幽情向往。整首诗意蕴丰富,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旅途的思考,令人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旅途的孤独与思念展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欣赏和对故乡的思念,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交织。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喜悦
B. 思念
C. 愤怒
“闲琴”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忙碌
B. 思绪与情感
C. 娱乐
诗中提到的“东山”代表了什么?
A. 远方的归宿
B. 自然景观
C. 旅游目的地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