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23: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23:36
胡腾身是凉州儿,肌肤如玉鼻如锥。
桐布轻衫前后卷,葡萄长带一边垂。
帐前跪作本音语,拾襟搅袖为君舞。
安西旧牧收泪看,洛下词人抄曲与。
扬眉动目踏花毡,红汗交流珠帽偏。
醉却东倾又西倒,双靴柔弱满灯前。
环行急蹴皆应节,反手叉腰如却月。
丝桐忽奏一曲终,呜呜画角城头发。
胡腾儿,胡腾儿,故乡路断知不知。
胡腾是凉州的孩子,肌肤如玉,鼻子尖如锥。
轻薄的桐布衫子前后卷起,葡萄的长带从一侧垂下。
帐前跪着,轻声说着本音,搅动衣袖为你翩翩起舞。
安西的牧人含泪观望,洛阳的词人抄写曲子给予她。
她扬眉动目在花毡上踏舞,红色的汗水交融在偏斜的珠帽下。
醉意朦胧东倒西歪,双靴轻盈在灯前摇曳。
环绕急蹴皆随节拍,反手叉腰似乎在月下舞动。
丝桐乐器忽然奏起一曲,呜呜的画角声从城头传来。
胡腾儿,胡腾儿,故乡的路断了,你可知道?
李端,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以抒情诗和乐府诗闻名。他的作品常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描写著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与文化背景。
《胡腾儿》创作于唐代,正是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汇的时期,诗中表达了对异族舞者的赞美与对故乡的眷恋。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多元文化以及舞蹈艺术的流行。
《胡腾儿》是一首充满情感与细腻描绘的诗歌。诗中通过对胡腾儿的形象描绘,展现了她的美丽与优雅。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她的肌肤、服饰和舞姿,仿佛能够让读者感受到她在舞动时的轻盈与灵动。尤其是“拾襟搅袖为君舞”,这一句展现了胡腾儿为他人表演的情景,蕴含深刻的情感与温柔的态度。
诗中通过描写舞者的醉态,反映了舞蹈带来的欢愉与放松。而“红汗交流珠帽偏”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舞者在表演中投入的状态,传达出一种热烈的氛围。全诗在欢快的节奏中,又不乏一丝忧伤,尤其是结尾处对故乡的思念,使得整首诗更具层次感与情感深度。
全诗通过描写胡腾儿的舞蹈,展现了青春的活力与美丽,同时也隐含了对故乡的思念,表现了个人情感与文化背景的交融。
“胡腾”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舞蹈
C. 一种食物
D. 一种服饰
诗中“肌肤如玉”用来形容谁?
A. 李端
B. 胡腾儿
C. 洛阳词人
D. 牧人
“安西旧牧收泪看”中的“收泪”意指什么?
A. 高兴
B. 伤心
C. 愤怒
D. 疲惫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