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问张山人疾》

时间: 2025-04-26 03:18:25

诗句

先生沈病意何如,蓬艾门前客转疏。

不见领徒过绛帐,唯闻与婢削丹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18:25

诗词名称: 问张山人疾

作者: 李端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先生沈病意何如,蓬艾门前客转疏。不见领徒过绛帐,唯闻与婢削丹书。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是在询问张山人的病情,表达了对他的关心。诗中提到,门前的草木因客人稀少而显得冷清,似乎反映了病重的张山人所遭遇的孤独。看不到他的学生来访,只能听到他与侍女在削减丹书。

注释:

字词注释:

  • 沈病:沉重的病情。
  • 蓬艾:指蓬草和艾草,常用作药草,象征清幽的环境。
  • 客转疏:客人逐渐减少,表示冷清。
  • 绛帐:红色的帐子,通常用于书房或卧室,象征着隐居的生活。
  • 削丹书:削减丹书,指的是写书或抄书,可能指修身养性或治病的活动。

典故解析: 张山人指的是张隐者,可能是指某位隐士或道士,他的病重引起了李端的关注。诗中所述的情景也反映了士人对隐士的敬重和关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端,字季长,号青山,唐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闻名,风格清新,常表达对自然和隐居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李端对张山人病重的探望之际,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隐士的关注,以及对健康和友情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将对朋友的关心与自然环境的描写巧妙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张山人深切的情感。开头以“先生沈病意何如”直接表达了对朋友的问候,突出了关心的主题。接着描绘了“蓬艾门前客转疏”,通过描写环境的冷清来反映张山人的孤独和病重。最后一句“唯闻与婢削丹书”则让人联想到隐士的生活状态,虽然病重,但仍然在书写,显示出一种治愈和追求精神的坚持。整首诗情景交融,内涵丰富,表现了友情、关怀与隐士生活的哲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先生沈病意何如:诗人直接询问张山人的病情,表现出对友人的关心。
  • 蓬艾门前客转疏:描绘门前景象,暗示张山人因病而访客稀少,反映孤寂。
  • 不见领徒过绛帐:没有看到学生来探望,表现出张山人病重的现实。
  • 唯闻与婢削丹书:只听到他与侍女在书写,暗示他仍在坚持自己的修行。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描述环境的冷清与张山人的隐居生活形成对比。
  • 意象:使用“蓬艾”、“绛帐”等意象,丰富了诗的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张山人病情的询问与环境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与惋惜,同时也反映了隐士的孤独与坚持,主题深刻而细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蓬艾:象征自然与清幽,反映隐士的生活。
  • 绛帐:象征隐居与独处,传达孤独感。
  • 丹书:象征修行与文化,体现隐士的精神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先生沈病意何如”中的“沈病”是什么意思?

    • A. 生病重
    • B. 心情沉重
    • C. 沉迷于病
    • D. 无病
  2. “蓬艾门前客转疏”中的“客转疏”意指:

    • A. 客人增多
    • B. 客人减少
    • C. 客人来访
    • D. 客人留连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可以将李端的《问张山人疾》与王维的《鹿柴》进行对比,前者关注朋友的病情与隐士的生活,后者则描绘自然景色与隐逸生活,二者均体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与友谊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泊松江渡(一作南游泊船江驿) 晓发天井关寄李师晦 题舒女庙 闻两河用兵因贻友人(茅山兼寄李丛时两河用兵) 汴河亭 送李定言南游 缑山庙 严陵钓台贻行侣 送友人罢举归东海 破北虏太和公主归宫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莫氏硬度表 英发 宝盖头的字 单人旁的字 便还就孤 示字旁的字 龠字旁的字 爆跳如雷 禁中颇牧 卓荦不羁 斩尽杀绝 消释前嫌 盈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曰字旁的字 芝麻酱 佣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